分析 A、B、C三種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遞增,B元素的內層電子數之和是最外層電子數的5倍,B元素原子只能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2,故B為Mg;若A、C不在同周期,C的原子序數大于12,故C處于第三周期,若A處于第二周期,沒有元素同時滿足質子數之和為27、最外層電子數之差為5,若A、C在同周期,則C+A=27,C-A=5,可得C=16,A=11,即A為鈉、B為硫,據此解答.
解答 解:A、B、C三種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遞增,B元素的內層電子數之和是最外層電子數的5倍,B元素原子只能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2,故B為Mg;若A、C不在同周期,C的原子序數大于12,故C處于第三周期,若A處于第二周期,沒有元素同時滿足質子數之和為27、最外層電子數之差為5,若A、C在同周期,則C+A=27,C-A=5,可得C=16,A=11,即A為鈉、B為硫.
(1)由上述分析可知,C為硫元素,故答案為:硫;
(2)A、C形成的化合物為Na2S,電子式為,故答案為:
;
(3)金屬性Na>Mg,故堿性:NaOH>Mg(OH)2,故答案為:NaOH>Mg(OH)2;
(4)A、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H2SO4 ,二者反應離子方程式為:H++OH-=H2O,故答案為:H++OH-=H2O.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推斷元素是解題的關鍵,注意整體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方法Ⅰ | 用炭粉在高溫條件下還原CuO |
方法Ⅱ | 電解法:2Cu+H2O $\frac{\underline{\;電解\;}}{\;}$Cu2O+H2↑ |
方法Ⅲ | 用肼(N2H4)還原新制Cu(OH)2 |
序號 |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① | T1 | 0.050 | 0.0492 | 0.0486 | 0.0482 | 0.0480 | 0.0480 |
② | T1 | 0.050 | 0.0488 | 0.0484 | 0.0480 | 0.0480 | 0.0480 |
③ | T2 | 0.10 | 0.094 | 0.090 | 0.090 | 0.090 | 0.0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 |
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 |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 I1=738kJ/mol I2=1451kJ/mol I3=7733kJ/mol I4=10540kJ/mol |
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滿或半滿 |
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 |
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 |
G在周期表的第八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代號 | 信息 |
A |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內層電子數的2倍 |
C | 形成的一種單質可抵御紫外線對地球生物的傷害 |
D | 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屬于鹵族之一,形成的氣體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 |
E | 單質是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金屬 |
F | 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可用于醛基的檢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溴苯(溴):加入KI溶液,振蕩,分液 | |
B. | 乙烷(乙烯):通過盛有KMnO4溶液的洗氣瓶 | |
C. | 硝基苯(濃HNO3):將其倒入足量NaOH溶液中,振蕩、靜置,分液 | |
D. | 乙烯(SO2):通過盛有溴水的洗氣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