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I)(1)N元素原子核外有7個電子,分兩層排布;
(2)NaNO2屬于強堿弱酸鹽,其溶液顯弱堿性,在酸性條件下有強氧化性,NaCl與硝酸銀生成難溶于強酸的沉淀;
(3)在溶液中氯氣與NO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O3-和Cl-;
(II)(1)紅棕色粉末為氧化鐵,不含結晶水的鹽為硫酸鉀,根據數據計算出A中僅含有O、K、Fe三種元素的個數比,即得A的化學式;A不穩定,生成的紅褐色沉淀為氫氧化鐵,氣體單質只能是氧氣,據鉀守恒,產物還有氫氧化鉀,由此寫出方程式配平即可;
(2)三價鐵離子被次氯酸鉀氧化為高鐵酸鉀,次氯酸鉀被還原為氯化鉀,同時生成H2O,由此寫出方程式配平即可;
(3)根據題給信息:在常溫和干燥的條件下,化合物A可以穩定的存在,但它具有強氧化性在水溶液中不穩定,由于是在強堿性條件下反應制得,所以提高溶液的堿性可以提高其穩定性,據此分析;
(4)固定其他條件,改變溫度,看析出沉淀的快慢.
解答 解:(Ι)(1)N元素原子核外有7個電子,分兩層排布,K層有2個電子,L層有5個電子,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故答案為:
;
(2)A.NaNO2屬于強堿弱酸鹽,其溶液顯弱堿性,NaCl溶液顯中性,所以測定這兩種溶液的pH,可以鑒別二者,故A正確;
B.甲基橙在中性或堿性溶液中顯黃色,NaNO2和NaCl溶液分別顯堿性和中性,所以分別在兩種溶液中滴加甲基橙均為黃色,無法鑒別,故B錯誤;
C.在酸性條件下NaNO2有強氧化性,加入KI-淀粉溶液,溶液會變藍色,而在NaCl溶液中加KI-淀粉溶液無變化,所以可以區別二者,故C正確;
D.NaCl與硝酸銀生成難溶于強酸的沉淀,而NaNO2和AgNO3溶液反應生成的AgNO2是易溶于酸,所以用AgNO3和HNO3兩種試劑能區別二者,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3)在溶液中氯氣與NO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O3-和Cl-,則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NO2-+H2O═NO3-+2Cl-+2H+;
故答案為:Cl2+NO2-+H2O═NO3-+2Cl-+2H+;
(II)(1)3.96g化合物A含鐵:$\frac{1.6g}{160g/mol}$×2=0.02mol,含鉀:$\frac{10.44g}{174g/mol}$×2-0.08mol=0.04mol,
含氧:$\frac{3.96g-0.02mol×56g/mol-0.04mol×39g/mol}{16g/mol}$=0.08mol,
鉀、鐵、氧的個數比為:0.04mol:0.02mol:0.08mol=2:1:4,故A的化學式為:K2FeO4;
高鐵酸鉀與水反應生成氧氣和Fe(OH)3、氫氧化鉀,反應方程式為4KFeO4+10H2O=4Fe(OH)3↓+3O2↑+8KOH;
故答案為:K2FeO4;4KFeO4+10H2O=4Fe(OH)3↓+3O2↑+8KOH;
(2)三價鐵離子被次氯酸鉀氧化為高鐵酸鉀,次氯酸鉀被還原為氯化鉀,同時生成H2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故答案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3)根據題給信息:在常溫和干燥的條件下,化合物A可以穩定的存在,但它具有強氧化性在水溶液中不穩定,由于是在強堿性條件下反應制得,所以提高溶液的堿性可以提高其穩定性,
A.高鐵酸鉀在水溶液中不穩定,醋酸鈉溶液顯堿性,在溶液中加醋酸鈉可以提高其穩定性,故A正確;
B.亞硫酸鈉具有還原性,會被高鐵酸鉀氧化,故B錯誤;
C.加Fe(NO3)3不能提高溶液的堿性,所以不能提高高鐵酸鉀的穩定性,故C錯誤;
D.在溶液中加KOH能提高溶液的堿性,所以能提高高鐵酸鉀的穩定性,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4)固定其他條件,改變溫度,看析出沉淀的快慢,則設計實驗為取少量的樣品放入試管加水溶解,分成兩等份于兩試管中,分別放在冷水和熱水中,觀察生成紅褐色沉淀的快慢,
故答案為:取少量的樣品放入試管加水溶解,分成兩等份于兩試管中,分別放在冷水和熱水中,觀察生成紅褐色沉淀的快慢.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閱讀題目獲取信息的能力、計算能力、設計實驗能力等,題目較難,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與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編號 | 起始濃度/mol•L-1 | 反應后溶液的pH | |
c(H2A) | c(NaOH) | ||
① | X | 0.10 | 9 |
② | 0.10 | 0.10 | 5 |
A. | X<0.1 | |
B. | HA-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 |
C. | 將實驗①所得溶液加水稀釋后,$\frac{c({A}^{2-})}{c(H{A}^{-})}$變大 | |
D. | 實驗②所得溶液:c(Na+)=c(A2-)+c(HA-)+c(H2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分子中最多可有9個碳原子共平面 | |
B. | X可以發生取代、加成、消去、聚合等反應 | |
C. | 1 mol X與足量NaHCO3溶液反應所得物質的分子式為C9H7O4Na | |
D. | 苯環上的取代基與X完全相同的X的同分異構體有5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屬的熔點和沸點都很高 | |
B. | H2O、CCl4都是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 |
C. | HF、HCl、HBr、HI的酸性依次增強 | |
D. | H2O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化合物,這是由于氫鍵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元素 | I1 | I2 | I3 | I4 |
X | 500 | 4600 | 6900 | 9500 |
Y | 580 | 1800 | 2700 | 11600 |
A. | 元素X的常見化合價是+1 | |
B. | 元素X與氯形成化合物時,化學式可能是XCl | |
C. | 元素Y是ⅢA族元素 | |
D. | 若元素Y處于第三周期,它可與冷水劇烈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式為C7H6O5 | |
B. |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有羥基、酯基、碳碳雙鍵 | |
C. | 可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 |
D. | 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羥基均能電離出H+,1mol達菲可與4mol Na反應生成2 mol 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香芹酮化學式為C10H14O | |
B. | 香芹酮可以發生加成反應、消去反應和氧化反應 | |
C. | 香芹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D. | 香芹酮分子中有3種官能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