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 現象 | 結論 |
取少量除盡Ag+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蕩 | 變成血紅色 | 存在Fe3+ |
取少量除盡Ag+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K3[Fe(CN)6],振蕩 | 產生藍色沉淀 | 存在Fe2+ |
實驗編號 | 操作 | 現象 |
a | 加入足量氨水,振蕩 | 黑色固體不溶解 |
b | 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蕩 | 黑色固體溶解,并有氣體產生 |
分析 (1)鐵離子與硫氰酸鉀溶液反應生成血紅色溶液驗證鐵離子的存在;亞鐵離子的檢驗是K3[Fe(CN)6]溶液和亞鐵離子結合生成藍色沉淀,據此進行解答;
(2)裝置中B為安全瓶,能夠防倒吸;
(3)根據實驗室中常用的檢驗氧氣的方法解答;
(4)實驗操作加入的試劑若是硝酸,固體溶解,銀單質反應溶解,氧化銀也能溶于硝酸;
裝置A加熱AgNO3固體,產生紅棕色氣體為二氧化氮,在裝置D中收集到無色氣體為氧氣,依據實驗a可知產物為銀,氧化銀溶于氨水.
解答 解:(1)取少量除盡Ag+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蕩,若含有鐵離子溶液會變血紅色,驗證亞鐵離子實驗是取少量除盡Ag+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會和亞鐵離子反應生成藍色沉淀,
故答案為:溶液呈血紅色;K3[Fe(CN)6]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2)裝置導氣管略露出膠塞,是安全瓶,可以防止C裝置中的液體到吸入發生裝置A,
故答案為:防倒吸;
(3)氧氣具有助燃性,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證明無色氣為氧氣,
故答案為:用帶火星木條靠近瓶口,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4)b實驗加入的硝酸可以溶解Ag2O,也可以溶解Ag,不能檢驗固體成分,
實驗a加入氨水,銀不能溶解于氨水溶液,Ag2O能溶于氨水中形成銀氨溶液,可以驗證固體成分的判斷,加入足量氨水,振蕩黑色固體不溶解,說明生成的固體為Ag,裝置A加熱AgNO3固體,產生紅棕色氣體為二氧化氮,在裝置D中收集到無色氣體為氧氣,AgNO3固體熱分解的產物有Ag、NO2、O2,
故答案為:b;Ag、NO2、O2.
點評 本題為探究實驗題,考查實驗操作、裝置的作用、物質的檢驗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實驗設計的方法和物質實驗驗證方案分析方法,側重考查了學生提出假設并設計實驗驗證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原子及其離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等于該元素所在的周期數 | |
B. | 元素周期表中從IIIB族到IIB族 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 |
C. | 除氦外的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 | |
D. | 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均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沸點/℃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正丁醇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醛 | 75.5 | 0.8107 | 微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結構示意圖 ![]() | |
B. | 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 |
C. | 次氯酸的電子式 ![]() | |
D. | CO2的比例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
B. | ![]() | |
C. | CH3CHO+H2$→_{催化劑}^{高溫高壓}$CH3CH2OH | |
D. | (CH3)2CHCH=CH2+HI→(CH3)2CHCHICH3+(CH3)2CHCH2CH2 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