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8424”西瓜于1984年在新疆培育成功。1987年上海引種該品種,并于2005年開始在沿海圍墾灘涂種植。近年來,上海“8424”西瓜戴上了電子標簽,消費者用手機可以查詢西瓜的產地、施肥、采摘時間等信息。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與上海相比,新疆種植“8424”西瓜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
A.光照充足
B.熱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豐富
(2)沿海灘涂能夠種植“8424”西瓜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 )
A.交通
B.市場
C.政策
D.科技
(3)給上海“8424”西瓜戴上電子標簽可以( )
①延長西瓜的產業鏈條 ②鼓勵瓜農發展綠色農業
③降低西瓜的生產成本 ④擴大西瓜的品牌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A
(2)D
(3)C
【解析】了解區域自然地理特征,新疆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與上海相比最明顯的優勢自然條件是光照充足。市場影響種植面積大小,灘涂區域能夠種植作物主要與農業科技發展有關。電子標簽,有利于擴大品牌影響,鼓勵瓜農發展綠色農業。(1)新疆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與上海相比,新疆種植“8424”西瓜的優勢自然條件是光照充足,A對。新疆熱量、土壤、水源條件比上海較差,B、C、D錯。(2)沿海灘涂能夠種植“8424”西瓜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科技,是農業生產技術的創新,D對。交通、政策不是沿海灘涂種植西瓜的原因,A、C錯。市場是影響種植面積大小的原因,不是能夠種植西瓜的原因,B錯。(3)給上海“8424”西瓜戴上電子標簽可以鼓勵瓜農發展綠色農業,②對。直接進入市場,不能延長西瓜的產業鏈條,①錯。不能降低西瓜的生產成本,③錯。有利于擴大西瓜的品牌影響,④對。C對,A、B、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保護性耕作法”是指對耕地實行免耕或淺耕措施,并在糧食收割時及時將作物秸稈粉碎后歸還農田,或者將莊稼茬子留在田地過冬。讀某地實驗前后冬春季節有關實驗資料表,完成下列各題。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氣 | 土壤有機質 | 大氣懸浮質 | 大氣水分 | |
實驗前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實驗后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1)實驗結果反映了實行“保護性耕作法”能夠( )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氣濕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強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透氣性,減少空氣污染
(2)“保護性耕作法”最適宜優先推廣的省區是( )
A.西藏
B.四川
C.海南
D.甘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萊州灣畔曾是我國內陸海水入侵最嚴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則成為山東著名的綠色走廊。該地的經驗是:實施水系聯網工程建設,開源節流;調整農業結構,趨利避害。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萊州灣畔地區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區”,而淪為“深度海侵區”的原因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導致海水倒灌
B.工業發展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C.過度砍伐森林,破壞地表植被
D.工農業發展,人口劇增導致地下水開采過度,形成“地下漏斗區”
(2)萊州灣畔地區人民成功地抗擊了“海水入侵”,說明他們的行動和措施符合( )
A.人定勝天的人類中心論思想
B.地理環境決定論思想
C.人地和諧的人地伙伴論思想
D.科技幫助我們征服自然的論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熱帶沙漠中的尼羅河泛濫區孕育了古埃及農耕文明。尼羅河在每年6~10月泛濫,從上游帶來的類似肥沃土壤的沉積物,與上游來水和周邊區域的植物資源,都對農耕文明的形成意義重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熱帶地區原始的耕作方式多為刀耕火種。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種方式出現之前,能夠在沉積物上直接耕種,是因為尼羅河泛濫區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勢平坦 D. 植被缺失
【2】尼羅河下游泛濫區沉積物主要來源地的降水特點為
A. 降水季節性強,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節性強,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從周邊區域引入植物用于種植,引入植物的生長期必須與尼羅河泛濫區的耕種期一致。由此判斷這些植物最可能來自于
A. 熱帶雨林氣候區 B. 地中海氣候區
C. 熱帶草原氣候區 D. 熱帶季風氣候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3月13日,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大風降溫,出現雨雪天氣,與此同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干旱黃色預警:我國西南地區的氣象干旱將持續發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2014年3月13日我國北方風雨降溫,而西南地區高溫干旱持續,形成這種氣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南北海陸位置差異大 B. 南北地形差異大
C. 南北受冬季風影響差異大 D. 南北緯度差異較大
【2】材料中顯示的內容,充分說明了我國季風氣候的
A. 可預測性 B. 規律性 C. 不穩定性 D. 地區間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曬曬太陽就能發電,電動汽車跑在上面就能充電,下雪后還能自行感知、融化路面積雪……”這就是由一塊決“玻璃”(具有抗壓、抗滑的性能、符合車輛通行條件的光伏發電組件)拼接、鋪設而成的光伏路面。2017年12月28日,全球首條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試驗段在濟南正式通車。該路段全長僅1080米,但每年可并網發電100萬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高速公路光伏路面建設
A. 工程量較小,造價較低 B. 施工對環境影響小
C. 建設受地質條件限制大 D. 后期維護擴建較難
【2】制約光伏路面發展和推廣的主要因素
A. 地形 B. 光照 C. 資金 D. 技術
【3】如果未來光伏路面得到大力推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能滿足公路用電需求 B. 將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C. 可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D. 保障極端天氣出行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普通服裝加工廠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東莞某鎮建廠,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服裝面料來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進入21世紀后,該廠的效益逐年下降,經實地考察和了解新疆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后,該廠決定遷至新疆,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裝面料加工廠,服裝主要銷往中亞和東歐等地。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與廣東省相比,新疆生產服裝面料的突出優勢是 ( )
A.勞動力豐富
B.生態環境好
C.原料豐富
D.交通便利
(2)進入21世紀后,該廠效益逐年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價格上漲
B.工資成本上升
C.企業競爭加劇
D.服裝設計過時
(3)企業在新疆建廠后,影響服裝銷售地改變的主要原因是 ( )
A.服裝質量提高
B.服裝價格上升
C.降低運輸成本
D.方便了解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麗的珊瑚島礁三沙市永興島植被茂密、景色宜人。但長久以來,因為對淡水需求量大,島上開采地下水的情況一直存在。至2015年底,永興島已完全停止了地下水的開采。完成下列問題。
(1)永興島停止開采地下水的原因是( )
A.防止因過量開采地下水而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
B.地下水開采成本太高
C.地下水已經變咸,不適合飲用
D.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
(2)停止開采地下水后,島上居民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的來源途徑有( )
①從海南島運淡水②直接利用海水③海水淡化④廢水資源化和收集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從雅安至二郎山沿途的杜鵑花,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從低海拔往高海拔上行,杜鵑花先是高高在上,植株高過我們很多,隨著高度的上升,植株慢慢變矮,我們的高度與杜鵑花相近,繼而是我們的高度超過了杜鵑花,到了山頂的灌叢草甸,杜鵑花則成為矮曲的灌叢林。海拔 2000米左右的山坡上,陰暗針葉林的上方,杜鵑花群落呈灌叢狀分布,其高度不足 1米。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川西地區不僅是杜鵑花的搖籃,其它物種也是非常的豐富,下列關于其原因的說法錯誤的是
A. 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和青藏高寒區的過渡地帶,生境多樣階段
B. 自然帶的垂直分異復雜
C. 地廣人稀,人類活動的影響小
D. 山地廣、自然條件單一
【2】從灌叢狀的高山杜鵑往上,先見到的景觀最可能是
A. 高山草甸帶 B. 高山苔原帶 C. 高山冰雪帶 D. 高寒荒漠帶
【3】高山杜鵑顏色鮮艷,燦若云霞的原因是
A. 光照強 B. 降水多 C. 氣溫高 D. 水汽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