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保護性耕作法”是指對耕地實行免耕或淺耕措施,并在糧食收割時及時將作物秸稈粉碎后歸還農田,或者將莊稼茬子留在田地過冬。讀某地實驗前后冬春季節有關實驗資料表,完成下列各題。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氣 | 土壤有機質 | 大氣懸浮質 | 大氣水分 | |
實驗前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實驗后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1)實驗結果反映了實行“保護性耕作法”能夠( )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氣濕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強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透氣性,減少空氣污染
(2)“保護性耕作法”最適宜優先推廣的省區是( )
A.西藏
B.四川
C.海南
D.甘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的制造業正面臨著雙重危機:一是部分制造業流向東南亞、南亞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國。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影響中國制造業面臨雙重危機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
A. 市場 運輸成本 B. 原料成本 勞動力成本
C. 勞動力成本 技術 D. 技術 運輸成本
【2】美國提出了復興制造業的策略,使制造業出現逆轉移,下列制造業中較難回流的是( )
A. 汽車工業 B. 服裝工業 C. 電子工業 D. 醫藥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平均每年有20個天然湖泊消亡。統計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個,有“千湖之省”的美譽,而目前只剩下83個。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縮小四成,由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煙波浩森的大湖相繼消亡,湖水逐漸向鹽湖、干鹽湖方向發展,除聞名中外的羅布泊外,東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閱讀上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圍湖造田②蒸發加劇③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淤積④流域內降水減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2】湖泊環境惡化后,造成“水災頻發”的原因是( )
A. 湖泊的調蓄功能降低 B. 水資源減少
C. 水土流失加劇 D. 湖泊水對河水的補給量減少
【3】西部地區鹽湖、干鹽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氣候惡化,年降水量減少 B. 冰雪融水量不足
C. 圍湖造田 D. 引水灌溉,蒸發、下滲量增大
【4】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順序中,反映我國東部季風區熱量交替自北向南變化規律的是( )
A. 冬小麥→玉米→春小麥→水稻 B. 針葉林→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
C. 棉花→亞麻→桑蠶絲→劍麻 D. 一年一熟→一年兩熟→兩年三熟→一年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北半球年總輻射隨緯度的分布表(可能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減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效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和云的減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據表完成(1)~(2)題。
緯度(°N) | 64 | 50 | 40 | 30 | 20 | 0 |
可能總輻射(W/m2) | 139.3 | 169.6 | 196.4 | 216.3 | 228.2 | 248.1 |
有效總輻射(W/m2) | 54.4 | 71.7 | 98.2 | 120.8 | 132.7 | 108.8 |
(1)影響可能總輻射量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
B.地形
C.大氣環流
D.洋流
(2)導致表中最大有效總輻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
①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②多晴天,云層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③緯度高,白晝時間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④云層厚,保溫效應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10月30日,長江三峽水庫蓄水水位升至175米,三峽樞紐可全面發揮防洪、發電、和抗旱等綜合效益。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1】長江三峽工程巨大的綜合效益包括( )
①防洪,發電 ②消除魚類洄游 ③灌溉,養殖 ④航運,旅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長江近幾十年洪澇災害頻繁的人為原因之一是( )
A. 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B. 圍湖造田
C. 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D. 截彎取直工程
【3】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響,長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開發方向是( )
A. 上游以生態效益為核心,開發旅游業 B. 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運條件
C. 中游興建大壩,防洪、發電 D. 采取梯級開發,實現流域的綜合開發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良渚古城遺址”被確定為國家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中報項目,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年,農業生產以犁耕為主.并且擁有大型水利系統,所處的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是我國稻作農業的最早起源地之一。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歷史上良渚地區種植水稻的優勢區位條件有
①耕作技術先進②水源充足 ③全年高溫多雨 ④臺風頻次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該水利系統的主要功能是
A. 運輸和供水 B. 護城和旅游 C. 排水和灌溉 D. 提水和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中國清潔能源發展中棄風(風能發電)棄光(光伏發電)等現象不斷蔓延,且呈加劇態勢。僅20 16年前三季度,新疆、甘肅棄風率分別高達41%和46%;西部五省區棄光率為19.7%,其中新疆棄光率為32.4%,甘肅棄光率為32.1%.與此同時,東部地區的海上風電卻正在穩步推進。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西部地區相比,東部地區開發海上風電的優勢在于
A. 風電資源更豐富 B. 發電成本更低 C. 建設難度更小 D. 接近負荷中心
【2】破解西部地區棄風棄光困局的主要途徑有
①在西部地區鼓勵“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②積極推進跨區交易及電網調度
③推進科技創新,降低風電、光電的發電成本 ④加大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的力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清明祭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隨著清明假日的實施,回家掃墓的人越來越多,祭祀用品也不斷推陳出新,但由此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請說明不合理的祭祀會產生哪些環境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8424”西瓜于1984年在新疆培育成功。1987年上海引種該品種,并于2005年開始在沿海圍墾灘涂種植。近年來,上海“8424”西瓜戴上了電子標簽,消費者用手機可以查詢西瓜的產地、施肥、采摘時間等信息。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與上海相比,新疆種植“8424”西瓜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
A.光照充足
B.熱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豐富
(2)沿海灘涂能夠種植“8424”西瓜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 )
A.交通
B.市場
C.政策
D.科技
(3)給上海“8424”西瓜戴上電子標簽可以( )
①延長西瓜的產業鏈條 ②鼓勵瓜農發展綠色農業
③降低西瓜的生產成本 ④擴大西瓜的品牌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