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萊州灣畔曾是我國內陸海水入侵最嚴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則成為山東著名的綠色走廊。該地的經驗是:實施水系聯網工程建設,開源節流;調整農業結構,趨利避害。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萊州灣畔地區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區”,而淪為“深度海侵區”的原因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導致海水倒灌
B.工業發展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C.過度砍伐森林,破壞地表植被
D.工農業發展,人口劇增導致地下水開采過度,形成“地下漏斗區”
(2)萊州灣畔地區人民成功地抗擊了“海水入侵”,說明他們的行動和措施符合( )
A.人定勝天的人類中心論思想
B.地理環境決定論思想
C.人地和諧的人地伙伴論思想
D.科技幫助我們征服自然的論斷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平均每年有20個天然湖泊消亡。統計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個,有“千湖之省”的美譽,而目前只剩下83個。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縮小四成,由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煙波浩森的大湖相繼消亡,湖水逐漸向鹽湖、干鹽湖方向發展,除聞名中外的羅布泊外,東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閱讀上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圍湖造田②蒸發加劇③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淤積④流域內降水減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2】湖泊環境惡化后,造成“水災頻發”的原因是( )
A. 湖泊的調蓄功能降低 B. 水資源減少
C. 水土流失加劇 D. 湖泊水對河水的補給量減少
【3】西部地區鹽湖、干鹽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氣候惡化,年降水量減少 B. 冰雪融水量不足
C. 圍湖造田 D. 引水灌溉,蒸發、下滲量增大
【4】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順序中,反映我國東部季風區熱量交替自北向南變化規律的是( )
A. 冬小麥→玉米→春小麥→水稻 B. 針葉林→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
C. 棉花→亞麻→桑蠶絲→劍麻 D. 一年一熟→一年兩熟→兩年三熟→一年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中國清潔能源發展中棄風(風能發電)棄光(光伏發電)等現象不斷蔓延,且呈加劇態勢。僅20 16年前三季度,新疆、甘肅棄風率分別高達41%和46%;西部五省區棄光率為19.7%,其中新疆棄光率為32.4%,甘肅棄光率為32.1%.與此同時,東部地區的海上風電卻正在穩步推進。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西部地區相比,東部地區開發海上風電的優勢在于
A. 風電資源更豐富 B. 發電成本更低 C. 建設難度更小 D. 接近負荷中心
【2】破解西部地區棄風棄光困局的主要途徑有
①在西部地區鼓勵“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②積極推進跨區交易及電網調度
③推進科技創新,降低風電、光電的發電成本 ④加大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的力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清明祭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隨著清明假日的實施,回家掃墓的人越來越多,祭祀用品也不斷推陳出新,但由此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請說明不合理的祭祀會產生哪些環境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鐵具有安全,高速、舒適和準點等特點,在中短途出行中占據巨大優勢,近年來國內各地高鐵多在遠郊布局,也讓不少民眾感嘆:高鐵的速度是變快了,但去高鐵站的時問也變多了,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對高鐵站布局在遠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降低征地拆遷成本 B. 確保乘坐高鐵出行便利
C. 緩解市中心的交通壓力 D. 依托高鐵站擴大城市規模
【2】在高鐵站附近最適宜布局的是
A. 工業區 B. 商業區 C. 物流區 D. 倉儲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組織1997年年會發布的《碧水藍天——展望21世紀的中國環境》的研究報告中稱:“從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
材料二 據國內15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2010年,我國新建軌道交通項目總長度近1 300千米,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規劃以每年40千米的速度建設軌道交通項目。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問題是( )
①大氣污染 ②綠地面積少 ③交通擁擠 ④就業困難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修建城市輕軌鐵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還可以( )
A. 改善城市的景觀 B. 提高城市居民的經濟收入
C. 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 D. 調整城市的經濟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我國四種農作物種植的適宜氣候條件。讀表回答問題。
農作物 | 生長期平均氣溫(℃) | ≥10℃積溫(℃) | 降水量(mm) | 日照時數(h) |
① | 18~30 | >3 500 | >600 | >800 |
② | 20~30 | >4 500 | 850~1 500 | >1 800 |
③ | 15~18 | >1 600 | 200~500 | >800 |
④ | 20~30 | >8 000 | >1 500 | >2 000 |
(1)四種農作物中,適合于鄱陽湖平原種植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成都平原不適宜種植農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A.熱量條件不足
B.水分條件不足
C.水熱配合不好
D.光照條件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8424”西瓜于1984年在新疆培育成功。1987年上海引種該品種,并于2005年開始在沿海圍墾灘涂種植。近年來,上海“8424”西瓜戴上了電子標簽,消費者用手機可以查詢西瓜的產地、施肥、采摘時間等信息。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與上海相比,新疆種植“8424”西瓜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
A.光照充足
B.熱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豐富
(2)沿海灘涂能夠種植“8424”西瓜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 )
A.交通
B.市場
C.政策
D.科技
(3)給上海“8424”西瓜戴上電子標簽可以( )
①延長西瓜的產業鏈條 ②鼓勵瓜農發展綠色農業
③降低西瓜的生產成本 ④擴大西瓜的品牌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月12日,印度尼西亞宣布了部分取消鎳鋁礦的出口禁令。這是自2014年1月實施礦石出口禁令后,允許在國內建設冶煉廠的公司在獲得特別許可后出口原礦。禁令實施前,印度尼西亞是我國鎳鋁礦石主要供應國,禁令實施后,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鎳鋁礦石。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印度尼西亞鎳鋁開采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 政策與原料 B. 原料與市場
C. 資金與勞動力 D. 市場與交通
【2】2014年1月印度尼西亞實施礦石出口禁令,其主要目的是
A. 避免資源枯竭 B. 穩定礦產市場價格
C. 提高資源的附加值 D. 保護生態環境
【3】與澳大利亞相比,中國從印度尼西亞大量進口鎳鋁礦石的原因在于
A. 礦產品位高 B. 開采條件好
C. 運輸費用低 D. 市場價格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