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熱帶沙漠中的尼羅河泛濫區孕育了古埃及農耕文明。尼羅河在每年6~10月泛濫,從上游帶來的類似肥沃土壤的沉積物,與上游來水和周邊區域的植物資源,都對農耕文明的形成意義重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熱帶地區原始的耕作方式多為刀耕火種。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種方式出現之前,能夠在沉積物上直接耕種,是因為尼羅河泛濫區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勢平坦 D. 植被缺失
【2】尼羅河下游泛濫區沉積物主要來源地的降水特點為
A. 降水季節性強,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節性強,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從周邊區域引入植物用于種植,引入植物的生長期必須與尼羅河泛濫區的耕種期一致。由此判斷這些植物最可能來自于
A. 熱帶雨林氣候區 B. 地中海氣候區
C. 熱帶草原氣候區 D. 熱帶季風氣候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北半球年總輻射隨緯度的分布表(可能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減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效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和云的減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據表完成(1)~(2)題。
緯度(°N) | 64 | 50 | 40 | 30 | 20 | 0 |
可能總輻射(W/m2) | 139.3 | 169.6 | 196.4 | 216.3 | 228.2 | 248.1 |
有效總輻射(W/m2) | 54.4 | 71.7 | 98.2 | 120.8 | 132.7 | 108.8 |
(1)影響可能總輻射量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
B.地形
C.大氣環流
D.洋流
(2)導致表中最大有效總輻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
①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②多晴天,云層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③緯度高,白晝時間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④云層厚,保溫效應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清明祭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隨著清明假日的實施,回家掃墓的人越來越多,祭祀用品也不斷推陳出新,但由此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請說明不合理的祭祀會產生哪些環境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組織1997年年會發布的《碧水藍天——展望21世紀的中國環境》的研究報告中稱:“從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
材料二 據國內15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2010年,我國新建軌道交通項目總長度近1 300千米,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規劃以每年40千米的速度建設軌道交通項目。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問題是( )
①大氣污染 ②綠地面積少 ③交通擁擠 ④就業困難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修建城市輕軌鐵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還可以( )
A. 改善城市的景觀 B. 提高城市居民的經濟收入
C. 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 D. 調整城市的經濟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我國四種農作物種植的適宜氣候條件。讀表回答問題。
農作物 | 生長期平均氣溫(℃) | ≥10℃積溫(℃) | 降水量(mm) | 日照時數(h) |
① | 18~30 | >3 500 | >600 | >800 |
② | 20~30 | >4 500 | 850~1 500 | >1 800 |
③ | 15~18 | >1 600 | 200~500 | >800 |
④ | 20~30 | >8 000 | >1 500 | >2 000 |
(1)四種農作物中,適合于鄱陽湖平原種植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成都平原不適宜種植農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A.熱量條件不足
B.水分條件不足
C.水熱配合不好
D.光照條件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云團對其覆蓋地區影響是( )
A.增強了大氣反射作用,使氣溫增高
B.減弱了大氣反射作用,使氣溫降低
C.增強了大氣逆輻射,使晝夜溫差變小
D.減弱了大氣逆輻射,使晝夜溫差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8424”西瓜于1984年在新疆培育成功。1987年上海引種該品種,并于2005年開始在沿海圍墾灘涂種植。近年來,上海“8424”西瓜戴上了電子標簽,消費者用手機可以查詢西瓜的產地、施肥、采摘時間等信息。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與上海相比,新疆種植“8424”西瓜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
A.光照充足
B.熱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豐富
(2)沿海灘涂能夠種植“8424”西瓜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是( )
A.交通
B.市場
C.政策
D.科技
(3)給上海“8424”西瓜戴上電子標簽可以( )
①延長西瓜的產業鏈條 ②鼓勵瓜農發展綠色農業
③降低西瓜的生產成本 ④擴大西瓜的品牌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普通人去南極,不再是夢想。南極雖然冰冷,但是這里的旅游業卻一片火熱,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奔赴冰雪世界,尋找最不同尋常的旅行體驗。近年來,南極旅游人數持續上升。旅客登上南極大陸時需要注意的最重要一條規則: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回憶,什么都不要帶走!旅行是一場體驗,來過就來過了,為什么一定要留下或帶走點什么呢?在無國界的純凈的南極大陸,在可能有世界各國游客的旅行中,發生這種事情,一定是丟人丟到全世界的!
分析去南極旅游的最佳時間和制定這條規則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毛筆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首。元代以前,全國以宣筆最為有名。宣筆,因產于安徽宣城而得名,早期以兔毛為主料,以竹為管,在原始的竹筆基礎上制成、改良毛筆。元代以后,湖筆漸興,宣筆漸衰,湖筆逐漸取代宣筆。湖筆在宣筆的基礎上以山羊毛為主料,仍以竹為管。浙江省湖州市是湖筆產業的發源地,被譽為“中國毛筆之都”。完成下列各題。
【1】元代以后湖筆逐漸取代宣筆而興起的根本原因是
A. 運輸便捷 B. 市場廣闊 C. 政府導向 D. 品質優良
【2】近年來,浙江省生產湖筆的骨干企業王一品齋筆莊專門制作了一批供觀賞的湖筆,如“蘭亭”、“鵝池”、“翠亨春”、“西泠漢石”、“半屏山”等,主要目的是
A. 提升產品附加值 B. 提升消費者體驗 C. 降低環境污染 D. 降低銷售成本
【3】湖筆精湛的制作工藝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湖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近年來湖筆技藝卻受到很大沖擊,原因是
①社會文化的轉型 ②書寫工具的革新 ③創新研發投入少 ④傳承乏人的狀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