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滲水、蓄水、凈水,干旱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亞市“海綿城市”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已初見成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建設“海綿城市”對水循環的影響是
A. 減少地表徑流 B. 減少大氣降水
C. 減少植物蒸騰 D. 減少地下徑流
【2】三亞某校學生為建“海綿城市”獻計獻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填湖建綠地公園 B. 實施地面硬化
C. 禁止開采地下水 D. 地面鋪設透水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順利與“天宮二號”對接。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在空中運行的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屬于
①地月系 ②太陽系 ③銀河系 ④河外星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前三個月,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 海口居民看到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
B. 我國鋒面雨帶自長江流域逐漸南移
C. 喜馬拉雅山北坡的雪線海拔比10月份低
D. 北印度洋海水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境外經貿合作區是國內企業在境外建設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產業鏈較為充整、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經貿合作區域,可以帶動更多的企業到東道國投資建廠,是一種企業以“抱團”的方式集體“走出去”的全新模式。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北與中國黑龍江接壤的邊疆城市)康吉經濟貿易合作區是由國內一系列企業投資建設的涉及鞋類、服裝、家具、皮革、木業、建材等為主的經貿合作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除優惠政策外,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地區吸引中國企業入駐的優勢可能是
A. 原料和市場 B. 勞動力和原料
C. 勞動力和投資環境 D. 投資環境和市場
【2】我國企業在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地區建設經貿合作區的主要目的是
A. 接近消費市場 B. 取得集聚效應
C. 減少運輸成本 D. 獲得更多利潤
【3】在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資本輸出的背景下,有人擔心國內會出現“產業空洞”的問題,國內產業的發展戰略是
A. 吸收先進要素,反哺國內 B. 改善投資環境,吸引企業回流
C. 產業升級,培育新興產業 D. 進口產品,降低生產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伊朗西北部的烏爾米耶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咸水湖之一。1998年8月25日和2011年8月13日人造衛星拍攝的兩張圖片顯示,烏爾米耶湖正在縮小。完成下面小題。
【1】獲取兩張圖片的技術是
A. GPS B. RS C. GIS D. VR
【2】烏爾米耶湖縮小的原因可能是
①圍湖造耕地 ②取湖水灌溉 ③筑壩攔河水 ④蒸發量變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7月,中德兩國之間完成從航天合作到數字化技術應用、從智能制造到第三方市場合作等一系列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使兩國合作開拓創新的特色更加鮮明。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近年來,德國許多零售企業在我國建設大量超市,這些企業在中國擴張的主要目的是
A. 規避中國國內競爭激烈、市場飽和的風險
B. 促進中國零售業和物流業不斷發展壯大
C. 利用中國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以節約成本
D. 占據中國市場并且獲取豐厚的利潤
【2】中德兩國本次合作文件的簽署說明
A. 中國是德國的最大貿易伙伴
B. 中國與德國經濟存在高度相互依賴性
C. 德國正大規模向中國轉移高新技術
D. 中國高端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7月15日,“發展中國家沙漠化研究與治理國際培訓班”在蘭州開班。來自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9個國家的20余位學員在培訓期間接受中國沙漠化治理經驗與技術培訓。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下列土地荒漠化類型與發生地區搭配正確的是
A. 紅色荒漠化-青藏高原 B. 石質荒漠化-云貴高原
C. 次生鹽漬化-南方低山丘陵 D. 土地沙漠化-東北平原
【2】預防干旱地區流沙掩埋公路或鐵路的有效措施包括
①建設以阻沙柵欄、平鋪草方格沙障為主的阻固結合機械防沙體系 ②公路兩側建立綠色走廊 ③綠洲邊緣丘間低地及沙丘上營造固沙片林 ④綠洲外圍前沿地帶封沙育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推進沙漠化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最為合理措施是
A. 在干旱地區大力發展植樹造林 B. 在綠洲區大規模放牧
C. 利用獨特的沙漠景觀和文化,發展旅游業 D. 大規模封沙育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業地域類型不同、發展方向不同,原因在于區位條件不同。聯系所學回答下列問題。
【1】20世紀60年代,“北大荒”變成“北大倉”,是因為( )
A. 市場需求的增加 B. 自然條件的改造
C. 國家政策的影響 D. 交通運輸的發展
【2】21世紀初,“北大倉”又要退耕還濕,嚴格禁止荒地開墾,原因是( )
A. 為營造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氣候 B. 讓人居環境保護的更美好
C. 恢復野生環境,發展傳統產業 D. 重走農墾之路,保持艱苦傳統
【3】我國西北地區農耕區多趨向于河谷地帶,其區位優勢是( )
A. 人口眾多,市場巨大 B. 光熱豐富,利于營養物質積累
C. 便于河流運輸 D. 灌溉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企業總部是企業決策和控制中心。下表顯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國上市企業總部在四大區域間的遷移情況。回答下面小題。
地區 | 遷[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26/1975653699371008/null/STEM/3e3fd661760a41a4a6f429399a7696d5.png]入數 | 遷出數 | 其中遷入來自 | |||
東部 | 中部 | 西部 | 東北 | |||
東部 | 23 | 5 | - | 5 | 10 | 8 |
中部 | 3 | 5 | 2 | - | 0 | 1 |
西部 | 3 | 11 | 3 | 0 | - | 0 |
東北 | 1 | 9 | 0 | 0 | 1 | - |
【1】該時期,我國上市企業總部在四大區域間的遷移表現為
A. 東部地區主要向東北地區遷移 B. 東部地區是遷移的主要目的地
C. 中部地區的凈遷出量最大 D. 西部地區主要遷往中部
【2】下列因素中,影響我國企業總部布局的主要是
①原料②交通③勞動力④信息⑤政策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90年代,日本針對農業面臨的發展窘境,首先提出了“第六產業”的概念,就是鼓勵農戶不僅種植農作物,而且從事農產品加工與銷售,其內涵是指“1+2+3”或“1X2x3”,目的是獲取更多的利潤。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第六產業”在日本的主體產業是
A. 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 B. 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
C. 商業為主的第三產業 D. 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
【2】日本發展“第六產業”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農業生產規模與產量
B. 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C. 加快鄉村地區城市化步伐
D. 振興農村農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3】我國下列農業模式最接近“第六產業”內涵的是
A. 以“3S技術”為核心的精準農業
B. 以種植、加工、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莊
C. 以科技為核心的雜交水稻種植
D. 以林-草-糧-魚為核心的立體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