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順利與“天宮二號”對接。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在空中運行的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屬于
①地月系 ②太陽系 ③銀河系 ④河外星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前三個月,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 海口居民看到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
B. 我國鋒面雨帶自長江流域逐漸南移
C. 喜馬拉雅山北坡的雪線海拔比10月份低
D. 北印度洋海水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2014年2月22日前后幾天,霧霾天氣籠罩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據有關監測顯示,在此期間,北京、河北、山東等多地空氣中PM2.5指數直逼最大值(嚴重超標)。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主要來自揚塵、機動車尾氣、燃煤及揮發性有機物等,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影響。
(1)試分析此次多地PM2.5指數嚴重超標的原因。
(2)針對目前狀況,在個人以及政府層面,你對防范該天氣有什么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城市布局由三個都市圈(南京、蘇錫常、徐州)和五條城鎮聚合軸(徐連、寧通、滬寧、新宜、連通)構成。“三圈五軸”以城市為核心、城鎮聚合軸為骨架、都市圈為網絡,它將帶動和推進全省的城市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三個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點是( )
A. 礦產資源豐富 B. 地形平坦
C. 海運便利 D. 處在溫帶季風氣候區
【2】關于目前江蘇省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城鎮聚合軸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線
B. 三個都市圈全部在我國南方地區
C. 城市化發展速度趨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 省內城市化水平比較均衡
【3】在江蘇省城市化過程中,下列說法可行的是( )
A. 建設發達的交通網,干線盡可能經過市中心區
B. 加強規劃,以城鄉協調發展為目標
C. 合理布局,促進蘇南、蘇北協調發展
D. 提倡居民購買私人小橋車,減輕交通擁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積雪是不良導熱體,保溫作用強,較厚的雪層可阻隔氣溫波動對地表溫度的影響。深霜是水汽在積雪內部遷移遇到表層冷卻的雪殼時,凝華成的霜,為了與地面霜相區別,稱為深霜。當地面上有穩定積雪后,在一定條件下深霜便開始緩慢生成。深霜為大型晶體,類似冰碴,比普通積雪松散很多。天山西端伊犁河谷上游多年平均積雪深度78厘米,平均積雪日數151天,深霜發育良好。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深霜發育的主要條件是
A. 太陽輻射強 B. 積雪面積大
C. 氣溫波動幅度小 D. 雪層下部溫度高于上部
【2】推斷以下時間段伊犁河谷上游深霜層最厚的是
A. 2月中旬 B. 4月下旬 C. 10月下旬 D. 12月上旬
【3】伊犁河谷上游深霜緩慢形成后,極易誘發
A. 泥石流 B. 雪崩 C. 山體滑坡 D. 山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為消除地球的“溫室”現象,保護好人類的家園。下列設想,你認為最不可信的是
A. 大規模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
B. 把“溫室氣體”液化輸入深海巖石中
C. 培植海藻和海草,來吸收“溫室氣體”
D. 人工降雨,增加大氣濕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幾千萬年前,恐龍稱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龍突然滅絕。一種學說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另一種學說認為,是地球的氣候發生劇變所致。據此回答以下面各題。
【1】下列關于恐龍生存的環境急劇惡化的原因,最準確的說法是( )
A. 氣候變化 B. 植物變化
C. 水的變化 D. 各自然要素都發生了變化
【2】恐龍滅絕后,地球上其他動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來,這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
A. 光合作用 B. 生產功能
C. 分解功能 D. 平衡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攀枝花和馬鞍山同屬我國南方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讀下面兩地相關數據表。完成下列問題。
三次產業結構比值 | 工業結構 | 鋼鐵工業 產值 ( 億元 ) | |
馬鞍山 | 5.8:68.1:26.1 | 鋼鐵、汽車、裝備制造、電力能源、精細化工 | 637.55 |
攀枝花 | 3.8:75.5:20.7 | 鋼鐵、釩鈦、能源、化工 | 375.42 |
【1】與馬鞍山相比,攀枝花發展鋼鐵工業的優勢是
A. 離電力供應地更近 B. 市場需求量更大
C. 原料供應更充足 D. 水運更便捷
【2】面對目前我國大多數礦業城市資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現狀,可采取的解決措施有
A. 停止原有產業生產,實現順利轉型
B. 將原有產業轉移至經濟發達地區,以獲取資金支持
C.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
D. 加大資源開采力度以擴大原有生產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滲水、蓄水、凈水,干旱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亞市“海綿城市”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已初見成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建設“海綿城市”對水循環的影響是
A. 減少地表徑流 B. 減少大氣降水
C. 減少植物蒸騰 D. 減少地下徑流
【2】三亞某校學生為建“海綿城市”獻計獻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填湖建綠地公園 B. 實施地面硬化
C. 禁止開采地下水 D. 地面鋪設透水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