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江蘇省城市布局由三個都市圈(南京、蘇錫常、徐州)和五條城鎮聚合軸(徐連、寧通、滬寧、新宜、連通)構成。“三圈五軸”以城市為核心、城鎮聚合軸為骨架、都市圈為網絡,它將帶動和推進全省的城市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三個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點是( )
A. 礦產資源豐富 B. 地形平坦
C. 海運便利 D. 處在溫帶季風氣候區
【2】關于目前江蘇省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城鎮聚合軸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線
B. 三個都市圈全部在我國南方地區
C. 城市化發展速度趨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 省內城市化水平比較均衡
【3】在江蘇省城市化過程中,下列說法可行的是( )
A. 建設發達的交通網,干線盡可能經過市中心區
B. 加強規劃,以城鄉協調發展為目標
C. 合理布局,促進蘇南、蘇北協調發展
D. 提倡居民購買私人小橋車,減輕交通擁擠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城西,是六盤山的支脈,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被譽為“道家第一山”。主峰海拔約2123米,自然環境既有北方山勢之雄,又兼南方山色之秀。崆峒山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韻,因而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之美譽。依托環境特點,平涼在崆峒山力推養生游。
說明崆峒山的旅游資源價值,并列舉為進一步發展崆峒山旅游應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人口遷移規模空前龐大,他們主要目的是為了務工與經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對該時期人口流動主要方向描述錯誤的是( )
A. 鄉村流向城市 B. 從欠發達到發達地區
C. 從內地到沿海 D. 從東南遷往西北地區
【2】影響該時期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資源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經濟因素 D. 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推動了廣西與東盟各國的合作,旅游業的合作與發展明顯加快。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廣西發展旅游業的國際區位優勢主要表現在
A. 政策優惠,旅游資源豐富
B. 交通通達度高,航空運輸業發展迅速
C. 地理位置優越,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接合部
D. 對外交流頻繁,從業人員素質高
【2】下列有利于打造廣西與東盟國際旅游合作平臺的措施有
①加強國際旅游交通對接,實現旅游交通便利化②大力營建高檔消費場所,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③復制各國著名文化和自然景觀旅游資源,營造國際氛圍④舉辦各種形式的旅游推介會,加強國際交流與溝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有人說“小小餐盒既輕又重,既小又大,既簡單又復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一次性餐具生產后以就近銷售為主,原因主要是( )
A. 產品運量大 B. 產品價值低 C. 市場需求大 D. 產品運輸不便
【2】小小餐盒的“重”與“大”是指( )
A. 環保責任大 B. 原料消耗大 C. 產品重量大 D. 大氣污染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清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東經117°59′~118°30′、北緯28°54′~28°58′,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之殊譽,景觀布局“東險、西奇、南絕、北秀”,“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云海霧濤”并稱四絕。三清山和黃山屬同一地貌,故又有小黃山之稱。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子看經、猴王獻寶都是其著名景觀。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三清山主要屬于
A. 花崗巖地貌 B. 喀斯特地貌 C. 冰川地貌 D. 風蝕地貌
【2】觀賞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子看經、猴王獻寶景觀,應遵循的原則是
①選擇適當位置 ②把握觀賞時機 ③置身其中近觀 ④發揮想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順利與“天宮二號”對接。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在空中運行的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屬于
①地月系 ②太陽系 ③銀河系 ④河外星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前三個月,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 海口居民看到太陽從東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
B. 我國鋒面雨帶自長江流域逐漸南移
C. 喜馬拉雅山北坡的雪線海拔比10月份低
D. 北印度洋海水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2017年11月22日凌晨,加注混合了一定比例生物航空煤油的從北京飛往芝加哥的海航HU497飛機成功降落。生物航空煤油,原料來自餐飲廢油,俗稱“地溝油”。該航班的成功降落,也是國內首次從“地溝油”煉化燃料實現跨洋飛行成功的標志。常規的航煤每噸排放3.2噸二氧化碳,按我國目前航煤年均3000萬噸消費量計算,如果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將至少減排30%,一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3300萬噸。“地溝油”航班引發關注的同時,類似燃料的推廣仍存在困難。業內人士指出,相對高昂的生產成本,回收、銷售端的“小作坊”運作方式,致使“地溝油”燃料全面使用尚需時日。
簡述全面推廣生物航空煤油的意義,并為全面推廣生物航空煤油提出可行性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伊朗西北部的烏爾米耶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咸水湖之一。1998年8月25日和2011年8月13日人造衛星拍攝的兩張圖片顯示,烏爾米耶湖正在縮小。完成下面小題。
【1】獲取兩張圖片的技術是
A. GPS B. RS C. GIS D. VR
【2】烏爾米耶湖縮小的原因可能是
①圍湖造耕地 ②取湖水灌溉 ③筑壩攔河水 ④蒸發量變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