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世紀90年代,日本針對農業面臨的發展窘境,首先提出了“第六產業”的概念,就是鼓勵農戶不僅種植農作物,而且從事農產品加工與銷售,其內涵是指“1+2+3”或“1X2x3”,目的是獲取更多的利潤。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第六產業”在日本的主體產業是
A. 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 B. 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
C. 商業為主的第三產業 D. 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
【2】日本發展“第六產業”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農業生產規模與產量
B. 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C. 加快鄉村地區城市化步伐
D. 振興農村農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3】我國下列農業模式最接近“第六產業”內涵的是
A. 以“3S技術”為核心的精準農業
B. 以種植、加工、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莊
C. 以科技為核心的雜交水稻種植
D. 以林-草-糧-魚為核心的立體農業
【答案】
【1】A
【2】D
【3】B
【解析】
【1】材料信息揭示,日本針對農業面臨的發展窘境,提出了“第六產業”的概念,可推知“第六產業”的主體產業應是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故選A。
【2】“第六產業”主要從事的是農產品的加工與銷售,所以主要目的是振興農村農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故選D。
【3】“第六產業”的內涵核心是依托農業,發展農業加工、銷售,拓寬農業類型,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強調的是農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延伸。選項A、C強調農業科技,但農業形式較單一;D選項的類型多元,但向第二、第三產業延伸不夠,突出的是農業的因地制宜;B選項依托農業,結合第二、第三產業,突出農業的綜合發展和產業鏈延伸。故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滲水、蓄水、凈水,干旱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亞市“海綿城市”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已初見成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建設“海綿城市”對水循環的影響是
A. 減少地表徑流 B. 減少大氣降水
C. 減少植物蒸騰 D. 減少地下徑流
【2】三亞某校學生為建“海綿城市”獻計獻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填湖建綠地公園 B. 實施地面硬化
C. 禁止開采地下水 D. 地面鋪設透水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雁蕩山形成于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雁蕩山以銳峰、疊嶂、怪洞、石門、飛瀑稱絕。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該處巖石應屬于( )
A. 變質巖 B. 噴出巖 C. 侵入巖 D. 沉積巖
【2】【2】雁蕩山以銳峰、疊嶂、怪洞、石門、飛瀑稱絕,可推斷( )
A. 山為地壘 B. 峰為冰蝕 C. 嶂為背斜 D. 瀑為水蝕
【3】【3】該時期,地球上應該剛出現( )
A. 兩棲動物 B. 人類 C. 被子植物 D. 孢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慕尼黑地處德國西南部,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也為滿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在郊區農村實施了“綠腰帶”項目。在慕尼黑的部分地區,盡可能做到退耕還綠,構建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群落生境組合,充分利用大都市所帶來的可能性與機會實行“直接市場化”與“休閑休養區”,促進整個郊區農村在休養、農業與自然保護等方面的協同發展。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發展“綠腰帶”項目的前提是當地擁有
A. 大量可利用的荒地 B. 掌握現代科技的農民
C. 發達的高速公路網 D. 都市居民的消費需求
【2】德國發展“綠腰帶”項目最主要的目的是
A. 美化農村環境 B. 滿足農民文化休閑
C. 保持農業用地 D. 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3】在“綠腰帶”地區適合種植
A. 柑橘和水稻 B. 牧草和馬鈴薯
C. 小麥和鮮花 D. 蔬菜和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浙江省嵊山島面積約為4.22平方千米,曾經是我國重要的近海捕撈基地。后頭灣村位于該島東北部,鼎盛時期所轄人口超過3000人。自上世紀90年代,該村漁民陸續遷出本島,如今已變成“無人村”。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導致后頭灣村人口外遷的原因有
①自然災害頻發②海面上升加速③漁業資源枯竭④生活需求提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嵊山島未來適宜發展的產業是
A. 海島觀光業 B. 船舶制造業 C. 能源加工業 D. 特色種植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這段歌詞中贊美的藍天,其藍色的形成是由于
A. 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
B.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
C.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
D.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
【2】歌詞所描述的天氣條件下,當地
A. 氣溫日較差小
B. 深秋季節易發生霜凍現象
C. 當日大氣保溫效應明顯
D. 太陽輻射強度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3年四川地震后,專家稱地震導致喜馬拉雅山長高數米,而據科學家考察,喜馬拉雅山脈歷史上原來是一片海洋。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導致喜馬拉雅山脈由海洋變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A. 外力作用一一冰川作用 B. 內力作用一一地殼運動
C. 內力作用一一變質作用 D. 內力作用一一巖漿活動
【2】關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馬拉雅山長高數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喜馬拉雅山長高是以地殼的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為輔
B. 喜馬拉雅山長高數米,而人們卻沒有察覺,說明內力作用均進行得極其緩慢,不易感知
C. 在地殼運動過程中既有巖漿活動又有變質作用
D. 喜馬拉雅山的增高說明了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衢州市積極打造創新“飛地”。先后在上海建立孵化基地,在杭州建立海創園。探索“上海孵化一衢州生產”,“研發在杭州,制造在衢州。”的發展新模式。完成下面小題。
【1】“上海孵化”與“衢州生產”之間的聯系屬于
A. 生產協作聯系 B. 商貿聯系 C. 科技與信息聯系 D. 投入一產出聯系
【2】建設創新“飛地”的發展模式有利于衢州市
A. 加快產業升級 B. 增加旅游收入 C. 提升城市等級 D. 擴大耕地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全球化發展,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
【1】下列省級行政區紡織服裝業發展變化特征與原因的正確組合是
A. 京津滬產業份額下降——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B. 福建產業份額增長快——原有工業基礎雄厚
C. 蘇浙產業份額逐年遞增——本地市場需求旺
D. 新疆產業份額歷年較低——紡織業原料短缺
【2】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的紡織服裝業向河南、江西等地區轉移,其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 交通運輸 B. 勞動力成本 C. 技術水平 D. 距市場遠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