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農業地域類型不同、發展方向不同,原因在于區位條件不同。聯系所學回答下列問題。
【1】20世紀60年代,“北大荒”變成“北大倉”,是因為( )
A. 市場需求的增加 B. 自然條件的改造
C. 國家政策的影響 D. 交通運輸的發展
【2】21世紀初,“北大倉”又要退耕還濕,嚴格禁止荒地開墾,原因是( )
A. 為營造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氣候 B. 讓人居環境保護的更美好
C. 恢復野生環境,發展傳統產業 D. 重走農墾之路,保持艱苦傳統
【3】我國西北地區農耕區多趨向于河谷地帶,其區位優勢是( )
A. 人口眾多,市場巨大 B. 光熱豐富,利于營養物質積累
C. 便于河流運輸 D. 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國家決定建設商品糧基地,“北大荒”就是由于國家政策而建成的商品糧基地,“北大荒”變成“北大倉”,故C項正確。
【2】目前,“北大倉”面臨森林和濕地破壞,生態壞境質量下降,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開發已趨于飽和,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嚴重等生態環境問題,以及石油等能源資源面臨枯竭的現狀,所以提出了退耕還濕,嚴格限制荒地開墾的政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氣候為社會經濟條件,而非自然條件,故A項錯誤。退耕還濕,嚴格禁止荒地開墾可以改善生態環境,營造宜居環境,故B項正確。退耕還濕,嚴格禁止荒地開墾可以部分恢復野生環境,但是并非發展傳統產業,基于現狀,要調整經濟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故C項錯誤。目前東北地區土地資源開墾已經趨于飽和,黑土流失嚴重,不適合重走農墾之路,但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保持艱苦傳統是正確的,故D項錯誤。
【3】西北地區人口較少,市場狹小,故A項錯誤。西北地區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是發展農業的優勢區位條件,但是西北地區以干旱為主的氣候特征,水資源短缺,水源是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故西北地區的農耕區多趨向于河谷地帶是為了便于灌溉,故B項錯誤,D項正確。西北地區多為季節性河流,河流量較小,不適合發展河運,故C項錯誤。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幾千萬年前,恐龍稱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龍突然滅絕。一種學說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另一種學說認為,是地球的氣候發生劇變所致。據此回答以下面各題。
【1】下列關于恐龍生存的環境急劇惡化的原因,最準確的說法是( )
A. 氣候變化 B. 植物變化
C. 水的變化 D. 各自然要素都發生了變化
【2】恐龍滅絕后,地球上其他動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來,這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 )
A. 光合作用 B. 生產功能
C. 分解功能 D. 平衡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軌道交通對人口的疏散作用主要是通過沿線土地利用改變實現的。下面是“我國某市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前后土地利用的變化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核心城區用地變化 | 外圍城區用地變化 | |
開通前(2000年) | 1.居住用地(52.0%) 2.道路廣場用地(30.8%) 3.工業用地(7.3%) | 1.耕地(32.1%) 2.居住用地(20.0%) 3.工業用地(16.1%) 4.待建用地(8.3%) |
開通后(2012年) | 1.居住用地(44.7%) 2.公共設施用地(24.0%) 3.道路廣場用地(16.7%) | 1.居住用地(34.5%) 2.工業用地(21.6%) 3.公共設施用地(12.5%) 4.耕地(2.8%) |
(1)闡述該市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后核心城區和外圍城區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
(2)請從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的角度分析軌道交通1號線沿線工業用地空間變化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滲水、蓄水、凈水,干旱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亞市“海綿城市”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已初見成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建設“海綿城市”對水循環的影響是
A. 減少地表徑流 B. 減少大氣降水
C. 減少植物蒸騰 D. 減少地下徑流
【2】三亞某校學生為建“海綿城市”獻計獻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填湖建綠地公園 B. 實施地面硬化
C. 禁止開采地下水 D. 地面鋪設透水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廣州的陳先生到太平洋某地(156°E)休假,飛機在北京時間9:30從廣州機場起飛,降落時當地時間為19:30。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陳先生乘坐的飛機大約飛行了( )
A. 5小時 B. 8小時 C. 11小時 D. 14小時
【2】采光是居民買房時重要考量條件之一。武漢某房地產開發商在漢口北(30°N)建造了兩幢商品住宅樓。某戶居民買到了北樓一層的一套房子,于秋分前后入住發現正午太陽光線正好被南樓擋住。該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的時間大約有( )
A. 1個月 B. 3個月 C. 6個月 D. 9個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漢大司馬張仲議曰: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農歷),桃花水至則河決,以其噎不泄也。”這是《水經注》中關于“河水”的一條描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因素與“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有關的是
①降水集中 ②土質疏松 ③河流落差大 ④植被覆蓋率低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即引水灌溉造成河流不能通航,其原因是
A. 灌溉時將過濾的泥沙投入河中 B. 位于上游,流速快
C. 流量減小,泥沙淤積 D. 修筑引水工程容易阻塞河道
【3】“至三月(農歷),桃花水至則河決”,三月出現河水決堤的原因是
A. 正值雨季,降水量大 B. 泥沙沉積,水流不暢
C. 高山冰川融水量大 D. 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俗稱。目前,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的“海水稻”已能在6%鹽度(海水的平均鹽度在3.5%左右)的咸水灌溉條件下正常生長結實。2014年在海邊灘涂中試種的海水稻在經歷了臺風“威馬遜”和“海鷗”導致的海水倒灌、多日浸泡之后,依然長勢良好。據此完成5-7題。
【1】“海水稻”最不可能具備的特性是
A. 在氣溫高時能正常生長結實
B. 在海水中能正常生長結實
C. 耐強風抗倒伏
D. 耐澇耐濕
【2】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方面來考慮,我國“海水稻”最宜推廣種植的地區是
A. 內陸鹽堿地 B. 沿海灘涂地
C. 洞庭湖平原 D. 青藏高原咸水湖灘涂
【3】相比普通水稻,“海水稻”的優勢最不可能是
A. 節約淡水資源 B. 礦物質含量高,產量高
C. 病蟲害少,基本不用農藥 D. 更有利于改良鹽堿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雁蕩山形成于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雁蕩山以銳峰、疊嶂、怪洞、石門、飛瀑稱絕。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該處巖石應屬于( )
A. 變質巖 B. 噴出巖 C. 侵入巖 D. 沉積巖
【2】【2】雁蕩山以銳峰、疊嶂、怪洞、石門、飛瀑稱絕,可推斷( )
A. 山為地壘 B. 峰為冰蝕 C. 嶂為背斜 D. 瀑為水蝕
【3】【3】該時期,地球上應該剛出現( )
A. 兩棲動物 B. 人類 C. 被子植物 D. 孢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3年四川地震后,專家稱地震導致喜馬拉雅山長高數米,而據科學家考察,喜馬拉雅山脈歷史上原來是一片海洋。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導致喜馬拉雅山脈由海洋變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
A. 外力作用一一冰川作用 B. 內力作用一一地殼運動
C. 內力作用一一變質作用 D. 內力作用一一巖漿活動
【2】關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馬拉雅山長高數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喜馬拉雅山長高是以地殼的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為輔
B. 喜馬拉雅山長高數米,而人們卻沒有察覺,說明內力作用均進行得極其緩慢,不易感知
C. 在地殼運動過程中既有巖漿活動又有變質作用
D. 喜馬拉雅山的增高說明了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