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時,把蠟燭放在凸透鏡前30cm處,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縮小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教室的窗玻璃是雙層的。課間,同學在窗外敲玻璃時,小明感覺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的振動情況不一樣。于是他想探究“受敲擊時,雙層玻璃和單層玻璃的振動強弱情況”。
為此,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將單層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側,把橡膠球懸掛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側(如右圖)。
②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玻璃球被彈開,記下玻璃球被彈出的距離。共做10次。
③換成雙層玻璃板重復上述實驗。
(1)實驗后,發現玻璃球被彈開距離的數據比較雜亂,這與實驗中的哪一操作不當有關? ▲ 。
小明改進后,重做了實驗,獲得了如下數據:
(2)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是通過 ▲ 來反映的。
(3)根據上表中的實驗數據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芳家最近買了一臺冰箱,按說明書要求,放置的冰箱與墻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為什么冰箱不能緊貼著墻放置呢?小芳經過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冰箱按要求放置可能會降低冰箱內的溫度,
猜想二:冰箱按要求放置可能會減少冰箱消耗的電能.
為了驗證猜想一,小芳用溫度計測量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但測量時發現,溫度計從冰箱內取出讀數時示數迅速變化,其原因是 ,為了使溫度計從冰箱內取出讀數時示數變化不明顯,請你為她設計一種方案 .小芳通過該方案分別測出冰箱在不同放置情況時冷藏室的溫度,發現溫度計示數幾乎一樣,這說明猜想一是 的.
為了驗證猜想二,小芳用電能表測出冰箱在不同放置情況下消耗的電能,測量時,除冰箱位置不同外,應控制冰箱內外工作環境、工作電壓、 相同,并 其它家用電器,小芳通過比較測量結果驗證了猜想二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我國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第一條磁懸浮列車線已建成并運行通車,磁懸浮列車的車廂和鐵軌上都安裝著磁體.以下關于磁懸浮列車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磁懸浮列車利用了同名磁極互相排斥
B.磁懸浮列車的磁體大多是電磁鐵
C.磁懸浮列車消除了車體與軌道間的摩擦
D.磁懸浮列車增大了車體與軌道間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同學用漆包線(表面涂有絕緣漆的導線)在大鐵釘上繞若干匝,制成簡單的電磁鐵,下圖甲、乙、丙、丁為實驗中觀察到的四種情況.
(1)實驗中判斷電磁鐵磁性的強弱的方法是: .這一方法體現了 的思想.
(2)比較圖 和圖 可知: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3)根據實驗情況,你還能得出什么實驗結論: .該實驗結論可由圖 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個標有“220V 1000W”的快速電熱水壺,要在標準大氣壓下將1kg溫度為20℃的水燒開,水需要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J,若不計熱損失,電熱水壺正常工作時燒開這壺水需要的時間是_______s。【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小亮和小敏在實驗室分別做三個小實驗,實驗過程中,他們分別遇到了不同的困惑,有些困惑,他們通過交流已經提出了解決方案,但還需要聽聽你的意見;有些困惑,需要你幫助解決。
(1)小明的實驗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他在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任務后,又多加了一個彈簧測力計繼續進行探究。他的困惑是:在圖16所示杠桿已經平衡的情況下,不知道怎樣測彈簧拉力的力臂。
請你在圖16中幫小明作出彈簧拉力F對支點O的力臂。
(2)小亮的實驗是“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他選擇了三個體積不同,質量分別為89 g、178 g、356 g的實心銅塊做實驗。實驗中,他用每次都盛有30 cm3水的量筒分別測出了三個銅塊的體積,并將數據記錄在了自己設計的表格中。
小亮在計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m/V)時,發現其中的一個數據測量有錯誤,這個數據應該是__ __ 。
小亮的困惑是:不清楚這個錯誤是怎樣產生的。
請你幫小亮指出該錯誤產生的原因:___ _
(3)小敏的實驗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實驗室準備的凸透鏡的焦距。
小亮給他提供的解決方案是:根據圖17所示的設計方案圖進行實驗.測出焦距。
你的意見:小亮的“方案”是 的。
A.如果“方案”可行,請你對利用該“方案”測量焦距的具體操作提出一條注意事項:
B.如果“方案”不可行,請提出你的解決方案: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觀察到不同物體在空氣中下落的快慢不同,如石子下落比羽毛快得多,于是他們聯想到“物體在液體中下沉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體下沉快慢與物體質量、體積、形狀有關;
猜想二:物體下沉快慢與液體種類有關。
他們利用天平、秒表、長玻璃圓筒、體積和形狀相同的小瓶,還有細沙、水、牛奶、食用油等器材,進行探究實驗,將能夠下沉的物體從液面處由靜止開始下沉,每次下沉深度均為0.3m。記錄的部分實驗數據如下表。
物體在液體中下沉的深度相同時,通過比較物體的 判斷下沉的快慢。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 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其它條件相同時, ,物體下沉的越快。
要想探究物體下沉快慢與液體種類的關系,應選擇實驗序號為 的三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7、8、9的數據可知,物體下沉快慢還與 有關。
圖示為物體分別在三種液體中下沉時間與其質量的關系圖象,其中,反映物體在食用油中下沉時間與質量關系的圖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