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儀是平面鏡教學中常用的儀器,如圖所示是投影儀的結構圖.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鏡的正上方有一與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鏡,右邊豎直放一屏幕,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和平面鏡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師在使用投影儀時,發現在屏幕上的畫面太小,正確的調節方法是
A. 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下調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
B. 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
C. 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下調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
D. 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第四章第四節光的折射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小王在河邊玩耍看見清澈的河底部有一個黑色的鵝卵石,他想用手中的激光手電筒去照亮鵝卵石,則激光束應該對著鵝卵石的________照射(選填:上方、下方、正對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三節測量物質的密度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測量液體體積時,應先觀察你所使用的量筒和量杯的________和________,讀數時,視線要與______________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2“生活中的透鏡”知識歸納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在使用照相機拍照時,物體距鏡頭的距離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鏡頭的二倍焦距;物體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實際物體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2“生活中的透鏡”知識歸納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昆蟲觀察盒的盒蓋是一個凸透鏡(如圖所示),盒蓋到盒底的距離為10cm,利用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觀察小昆蟲。在一次實驗中,小明不小心把盒蓋上的凸透鏡打碎了。為了修好觀察盒,老師分別給他提供了焦距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鏡各一個,他應該選擇
A.焦距為4cm的凸透鏡
B.焦距為8cm的凸透鏡
C.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
D.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2“生活中的透鏡”知識歸納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號”探測器與“戰神”小行星擦身而過,按照從左到右的次序,探測器上的照相機先后拍攝了一組照片(鏡頭的焦距不變).對此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小行星與探測器的距離逐漸變小,鏡頭與像的距離逐漸變小
B. 小行星與探測器的距離逐漸變小,鏡頭與像的距離逐漸變大
C. 小行星與探測器的距離逐漸變大,鏡頭與像的距離逐漸變小
D. 小行星與探測器的距離逐漸變大,鏡頭與像的距離逐漸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三節平面鏡成像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陳悅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進行如下操作:
①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②實驗時,玻璃板要與紙面________放置,該實驗適宜在________(填“較黑暗”或“較明亮”)的環境中完成.
③該同學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它與蠟燭A的像________,記下像與物的位置;此時在B蠟燭的燭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__(選填“可能”或“不可能”)被點燃.
④移動蠟燭________(選填“A”或“B”),重做實驗,在白紙上記錄了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并對此進行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三節平面鏡成像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成像問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利用針孔照相機能得到倒立的像
B. 站在岸邊能看到水里的物體,其實都是物體的虛像
C. 有時攝影師讓我們離他近些,是想讓底片中的像更大
D. 平面鏡能使房間看起來更寬敞,是因為像比物體離鏡子更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向一塊玻璃磚,并穿過玻璃磚,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后的光路正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