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在探究“斜面機械效率”實驗中,小明同學提出:“機械效率越高的斜面是否越省力”?針對這個問題,他選用了彈簧測力計、長木板、墊木、小車和刻度尺,做了如下的實驗:
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車的重力G;
步驟2:用木板和墊木做成斜面,把小車勻速拉上斜面(如圖所示),測出拉力F;
步驟3:分別測出斜面的長s和斜面的高h;
步驟4: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重復步驟2、3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斜面的傾斜程度 | 小車的重力 G/N | 斜面高度 h/m | 沿斜面拉力 F/N | 斜面長 s/m | 機械效率 η/% |
較緩 | 5 | 0.15 | 2 | 0.5 | |
較陡 | 5 | 0.2 | 2.5 | 0.5 | 80 |
最陡 | 5 | 0.25 | 3 | 0.5 | 83 |
⑴根據記錄的數據,將表格補充完整;
⑵分析表格中所有數據,可以得到:越省力的斜面,其機械效率越_______。
⑶完成上述實驗后,小麗同學提出“斜面的傾斜程度相同時,表面越光滑的斜面,機械效率是否越高?”針對這個問題,本實驗要探究的是_______與_______的關系,實驗中要保持小車重以及_______等不變,改變_______。
⑷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的辦法有_______和_______等。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揚州江都區仙城聯合體初三10月聯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體能測試中,小明選擇跳繩,他在1min內跳了150次,每次跳離地面的高度為5cm.設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時間相等,則他跳繩時的功率最接近
A.5W B.60W C.500W D.6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無錫前洲中學初三上期第一次練習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4分)教室的窗玻璃是雙層的。課間,同學在窗外敲玻璃時,小明感覺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的振動情況不一樣。于是他想探究“受敲擊時,雙層玻璃和單層玻璃的振動強弱情況”。為此,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將單層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側,把橡膠球懸掛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側(如圖所示)。
②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玻璃球被彈開,記下玻璃球被彈出的距離。共做6次。
③換成雙層玻璃板重復上述實驗。
(1)實驗后,發現玻璃球被彈開距離的數據比較雜亂,這與實驗中的哪一操作不當有關? 。
小明改進后,重做了實驗,獲得了如下數據:
實驗次數 | 1 | 2 | 3 | 4 | 5 | 6 | 平均值 | |
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cm) | 單層 | 20.2 | 20.8 | 21.1 | 20.5 | 20.7 | 20.9 | 20.7 |
雙層 | 19.9 | 20.3 | 20.1 | 20.2 | 19.9 | 20.2 | 20.1 | |
(2)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是通過 來反映的。
(3)根據上表中的實驗數據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4)實驗中為了能使兩種玻璃把玻璃球彈開的距離有較大的差異,請你提出一種可行的實驗改進辦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無錫前洲中學初三上期第一次練習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一根質地均勻的木桿可繞O點自由轉動,在木桿的右端施加一個始終垂直于桿的作用力F,使桿從OA位置勻速轉到OB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將( )
A.一直是變大的 B.一直是變小的
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無錫前洲中學初三上期第一次練習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過程中,物體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是( )
A.炮彈從炮口斜向上射出去
B.鐘表里的發條帶動齒輪轉動
C.壓縮的彈簧將物體彈射的瞬間
D.重錘從高處落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東臺南沈灶鎮中學初三上期第一次學情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6分)⑴如圖①所示,杠桿OA在力F1、F2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l2是力F2的力臂,請在圖中畫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⑵在圖②中,畫出使輕質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要求保留作圖痕跡)。
⑶按照左圖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右圖中的實物連接起來,連線不要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東臺南沈灶鎮中學初三上期第一次學情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0℃的冰塊_________ (選填“有”或“沒有”)內能;搓手時手心發熱,是通過_________方式改變內能的;爐火將水燒開,是通過_________方式改變內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濱海縣第一初級中學初三10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嫦娥奔月
我國“嫦娥二號”衛星于2010年10月1日發射成功,約5天后進入如圖所示的環月軌道.它的質量為2.3t,與“嫦娥一號”相同;它環月的平均高度為100km,較“嫦娥一號”200km的環月高度離月球更近,更宜于對月球的精細測繪.
據悉,2013年年底,“嫦娥三號”衛星將攜帶“中華牌”月球車登月探測.已經探明,月球上無水,無大氣.物體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1/6.月球晝夜間隔大約相當于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說,登上月球的月球車,最多可以連續工作14天,進入月夜以后,它由于無法通過光能發電,進入休眠狀態.14天后,又能自動醒來.月球表面白晝時溫度高達150℃,黑夜時低至-180℃.“嫦娥三號”在登錄月球時將使用軟著陸方式,采用邊降落邊用發動機反推,以減緩降落速度.在大約距離月球15公里時,反推發動機就要點火工作,到離月球100米時,衛星將暫時處于懸停狀態,此時它已不受地球上工程人員的控制,因衛星上攜帶的著陸器具有很高智能,它會自動選擇一塊平整的地方降落,并在離月球表面4米的時候關閉推進器,衛星呈自由落體降落,確保軟著陸成功.
(1)(1分)當“嫦娥二號”從近月點向遠月點運動時,它的動能將_________(變大/變小/不變).
(2)(2分)對于“嫦娥”衛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推發動機能使“嫦娥三號”懸停于100米處空中,利用的是衛星具有慣性
B.“嫦娥三號”高速降落時將由于摩擦而導致表面溫度急劇升高
C.相對月球,“嫦娥一號”比“嫦娥二號”的勢能更大
D.“嫦娥三號”登月時打開降落傘可以輔助減速
(3)(2分)月球車的質量為120kg,它在月球表面上方豎直下落4m時,重力對它做的功為_________J.(g取10N/kg)
(4)(2分)月球車工作的電能是由_________能轉化來的,它在月球上要耐受330℃的溫度差.對月球上晝夜溫差很大的成因,請你結合所學物理知識做出簡要解釋:(說出一點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東臺第一教研片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某同學常溫下在教室內用甲乙裝置分別探究“冰和蠟燭熔化的特點”的實驗.甲裝置(1)缺少酒精燈加熱是______(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的,(2)實驗中宜選用_____(選填“較大的冰塊”或“碎冰”);采用乙裝置加熱方式的優點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