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張白色的方格紙,玻璃板與桌面垂直;兩個相同的棋子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白紙上,以A棋子為成像物體。
(1)為了使所成的像更清晰,可用手電筒對著 (A/B)棋子照射;此外,采用茶色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棋子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2)將A棋子固定,小心地移動B棋子,直到與A棋子的像 為止,這時發現像與物的大小 ;進一步觀察A、B兩個棋子在方格紙上的位置發現,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
(3)如果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將對實驗產生什么影響?答: 。
(4)觀察像時,會發現兩個幾乎重疊的像,這是 造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5)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 )
A.保持A、B兩個棋子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棋子的位置,進行與上述(4)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當開關閉合時,燈L1、L2都不亮,電流表無示數,但電壓表示數較大.可能的故障是 ( )
A.L1斷路 B.L2斷路
C.L2短路 D.L1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冬冬在做“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了圖所示的電路圖.
(1)實驗過程中,冬冬把電阻R由5Ω換成了10Ω、 20Ω,每次閉合開關后,首先應調節 ▲ ,使 ▲ 保持不變,然后再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2)滑動變阻器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①保護電路;② ▲
(3)下表是冬冬測得的三組數據,實驗中加在電阻R兩端的電壓 是 ▲ ,據此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 ;
電阻(Ω) | 5 | 10 | 20 |
電流(A) | 1.20 | 0.60 | 0.30 |
(4)本實驗中測量了多組數據,愛思考的冬冬想到:在許多實驗中都需要進行多次測量,有的是為了從不同情況中找到普遍規律,有的是為了求平均值以減小誤差.你認為下列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與本實驗相同的是 ▲ (填序號).
①測量物體的長度; ②伏安法測電阻; ③探究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某同學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將一張白紙在透鏡的另一側從透鏡處逐漸遠離透鏡,看到的現象是
A.白紙上有縮小的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變 B.白紙上有光斑,且一直變大
C.白紙上有光斑,且先變大再變小 D.白紙上有光斑,且先
變小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個木箱漂浮在河中,隨平穩流動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條木船,兩船距木箱距離相等,兩船同時劃向木箱,若船在靜水中劃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A.上游的木船先撈到木箱 B.下游的木船先撈到木箱
C.兩船同時到達木箱處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導線將燈泡、干電池、開關連接起來,閉合開關,發現燈不發光,過一會兒,干電池發熱,這個現象的電路故障是
A.開關短路 B.燈泡斷路 C.燈泡短路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生產中,人們往往用簡單機械組合成復雜機械.在一次綜合實踐活動中,王剛同學用他做的組合機械來提升重物.如圖,這個組合機械是由 和 組合而成的,使用這個組合機械可以達到 和 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