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若甲、乙均為電壓表時,閉合開關S,R1和R2串聯,甲測電源的電壓,乙測R2兩端的電壓;已知電壓表示數之比,根據分壓原理求出電阻之比.
若甲、乙均為電流表時,斷開開關S,R1和R2并聯,甲電流表測量R2的電流,乙電流表測量R1和R2總電流;根據分流原理,然后再根據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求出甲、乙兩表的示數之比;
(2)根據P=UI=$\frac{{U}^{2}}{R}$,在電壓不變時,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兩電阻消耗的功率之比.
解答 解:
(1)當甲、乙均為電壓表時,閉合開關S,R1和R2串聯,甲測電源的電壓,乙測R2兩端的電壓,
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且U甲:U乙=3:2,
則兩電阻兩端的電壓之比:$\frac{{U}_{1}}{{U}_{2}}$=$\frac{{U}_{甲}{-U}_{乙}}{{U}_{乙}}$=$\frac{3K-2K}{2K}$=$\frac{1}{2}$,
根據分壓原理可得:$\frac{{R}_{1}}{{R}_{2}}$=$\frac{{U}_{1}}{{U}_{2}}$=$\frac{1}{2}$;
當甲、乙均為電流表時,斷開開關S,R1和R2并聯,甲電流表測量R2的電流,乙電流表測總電流,
根據分流原理可得,通過R1、R2的電流之比為:$\frac{{I}_{1}}{{I}_{2}}$=$\frac{{R}_{2}}{{R}_{1}}$=$\frac{2}{1}$;
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則兩電流表的示數之比:
$\frac{{I}_{甲}}{{I}_{乙}}$=$\frac{{I}_{2}}{{I}_{1}{+I}_{2}}$=$\frac{K′}{2K′+K′}$=$\frac{1}{3}$;
(2)R1和R2并聯時,兩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由P=$\frac{{U}^{2}}{R}$可知,在電壓相同時,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所以,兩電阻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R2:R1=2:1.
故答案為:1:3;2:1.
點評 本題通過改變開關的連接方法和電表的更換,改變了電路的連接方法,電路先串聯后并聯,關鍵是分壓原理和分流原理的運用.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蠟燭向左移動5cm,向右移動光屏可以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 | |
B. | 在圖示位置上,保持蠟燭、光屏位置不變,向左或向右移動透鏡,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
C. | 將蠟燭向右移動5cm,可以模擬照相機成像特點 | |
D. | 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0厘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孤掌難鳴”--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 |
B. | “如坐針氈”--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可以增大壓強 | |
C. | “水往低處流”--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 |
D. | “秤砣雖小壓千斤”--杠桿平衡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