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發現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會影響小車運動的距離,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距離越遠,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推理得到了牛頓第一定律.以下物理問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此相同的是( )
A. 探究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B. 通過墨水的擴散現象研究分子的運動
C. 用磁感線描述磁場
D. 真空不能傳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去年6月20日,“神舟十號”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內為我們上了一節充滿奇幻的太空課.如圖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個太空水球,根據這張圖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斷,這個水球( )
A. 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 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C. 相當于一個平面鏡 D. 所成王亞平的像是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靜在觀看臺球比賽時發現:有時運動的白球去撞擊一個靜止的球后,白球會立即靜止在碰撞時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來的運動方向,以幾乎相同的速度向前運動,如圖甲所示.
小靜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靜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運動出去的嗎?
通過了解和初步實驗,小靜發現只有當體積和質量均相同的兩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線上相碰時,才可能出現上述現象.為進一步探究,她設計了下述實驗方案:
將一個兩端翹起、中間水平的軌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兩個相同的臺球A、B,將B球靜置于軌道的滴水平部分,A球置于軌道左端斜面上某處,測出該點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如圖乙所示,釋放A球,撞擊后,A球靜止,B球向前運動并沖上軌道右端斜面能到達的最高點,測出該點的高度h2.通過比較h2與h1的大小關系即可作出判斷.
請你作答以下問題:
(1)A球從斜面滑下的過程中, 能轉化為動能.
(2)B球由靜止變為運動是因為B球在碰撞中獲得了 能.
(3)已知重力勢能的計算公式為Ep=mgh,動能的計算公式為Ek=mv2.若軌道光滑,則碰撞前瞬間A球運動速度的表達式vA=
;若h2=h1,則說明B球被撞后開始運動的速度vB vA(選填“>”、“=”或“<”).
(4)在實際實驗中,測出的h2總小于h1,若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軌道不光滑,那么,在阻力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你認為小靜的設計是否還有價值?請說出你的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利用鐵架臺、帶有最小刻度為1cm的杠桿、細線、若干鉤碼等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 平衡條件。
(1)在掛鉤碼前,小明發現杠桿左端高,右端低(如題23圖甲),他應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調節(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接著小明在杠桿的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杠桿兩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各自鉤碼所受重力大小。設右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為動力F1,則動力臂l1大小(如題23圖乙)為 cm。
(3)改變鉤碼數量與位置,獲取多組測量數據,填入記錄表中,根據表中的數據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F1l1 =F2l2,據此,實驗測量數據記錄表中第三次實驗中的空格應填 .
實驗測量數據記錄表:
實驗次序 | 動力F1/N | 動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2.0 | 5.0 | 1.0 | 10.0 |
2 | 2.0 | 10.0 | 2.0 | 10.0 |
3 | 2.0 | 15.0 | 3.0 | |
… | … | … | … | … |
(4)測量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選填“減小實驗誤差”或“避免實驗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甲)是某同學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電路圖,開關S閉合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移至b端,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變化關系如圖(乙),則圖象可知( )
A. 電阻R0兩端電壓與通過R0的電流成正比
B. R0的電阻值是10Ω
C. 該電路最小功率0.05W
D. 滑動變阻器R的電功率變化范圍0﹣0.4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課本“加油站”指出,“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只與起點的高度有關,起點越高,到達底端的速度越大。”請你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解釋其中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