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足夠深的容器內有一定量的水,將一個長10厘米、橫截面積50厘米2的圓柱形實心塑料塊掛于彈簧秤上,當塑料塊底面剛好接觸水面時,彈資秤示數為4牛,如圖甲所示.已知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彈簧受到1牛的拉力時伸長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內緩慢加水,當所加水的體積至1400厘米3時,彈簧秤示數恰為零.此過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與所加水的體積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根據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容器的橫截面積為225厘米2
B.塑料塊的密度為0.4×103千克/米3
C.彈簧稱的示數為1牛時,水面升高9厘米
D.加水400厘米3時,塑料塊受到的浮力為2牛
分析:(1)若往容器內緩慢加水,當所加水的體積至1400厘米3時,彈簧秤示數恰為零.此時塑料塊受的重力等于浮力; (2)塑料塊的重力G=4 N,求出其體積,根據公式ρ= (3)根據圖象中的水面升高的高度△H與所加水的體積V的關系,計算出容器的橫截面積. (4)根據公式F。溅阉甮V排,已知浮力,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再根據公式h= 解答:解:(1)從圖象可以看出加水的體積V=700 cm3時,△h=6 cm,容器的橫截面積S= (2)當塑料塊底面剛好接觸水面時,彈資秤示數為4牛,可以知道塑料塊的重力G=4 N,體積V=10 cm×50 cm2=500 cm3=5×10-4 m3,所以,塑料塊的密度ρ= (3)根據圖象,當所加水的體積至1400厘米3時,△H=12 cm,彈簧秤示數恰為零,F浮=4 N. 塑料塊浸入水中的高度h1= 塑料塊下面新加入水的深度h2=12 cm-8 cm=4 cm 當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F拉=1 N時,彈簧向下伸長1 cm,即塑料塊下新加入水的深度h3=3 cm 塑料塊受的浮力F浮=G-F拉=4 N-1 N=3 N. 此時塑料塊浸入水中的高度h4= 此時水面升高的高度△h1=3 cm+6 cm=9 cm 故C正確; (4)當浮力F浮=2 N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拉=G-F浮=4 N-2 N=2 N,這時彈簧向下伸長2 cm,即塑料塊下新加入水的深度h4=2 cm 此時塑料塊浸入水中的高度h5= 此時此時水面升高的高度△h2=2 cm+4 cm=6 cm 根據圖象可以知道,當水面升高△h2=6 cm時,加水的體積為700 cm3,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象的認識能力和對有關浮力的計算能力,需要認真仔細分析,并且注意有關深度和高度的區別和聯系,對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較高. |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讀數;阿基米德原理.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浙江寧波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個足夠深的容器內有一定量的水,將一個長10厘米、橫截面積50厘米2的圓柱形實心塑料塊掛于彈簧秤上,當塑料塊底面剛好接觸水面時,彈資秤示數為4牛,如圖甲所示.已知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彈簧受到1牛的拉力時伸長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內緩慢加水,當所加水的體積至1400厘米3時,彈簧秤示數恰為零.此過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與所加水的體積V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根據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容器的橫截面積為225厘米2
B.塑料塊的密度為0.4×103千克/米3
C.彈簧稱的示數為1牛時,水面升高9厘米
D.加水400厘米3時,塑料塊受到的浮力為2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浙江省寧波市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