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某校組織的初中數學應用能力競賽中,每班參加比賽的人數相同,成績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相應等級的得分依次記為100分、90分、80分、70分,學校將八年級的一班和二班的成績整理并繪制成如下的統計圖,二班D級共有4人.
請你根據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求此競賽中一班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并補全條形統計圖.
(2)扇形統計圖中A級對應的圓心角度數是 .
(3)此次競賽中二班在C級以上(包括C級)的人數為 .
(4)請你將表格補充完成:
【答案】(1)25人,見解析;(2)158.4°;(3)21人;(4)見解析.
【解析】
(1)由二班D等級人數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總人數;
(2)用360°乘以對應的百分比可得;
(3)總人數乘以對應的百分比即可;
(4)根據眾數、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定義求解可得.
解:(1)此競賽中一班參賽的總人數為4÷16%=25(人),
C等級人數為25﹣(6+12+5)=2(人),
補全圖形如下:
(2)扇形統計圖中A級對應的圓心角度數是360°×44%=158.4°,
故答案為:158.4°;
(3)此次競賽中二班在C級以上(包括C級)的人數為25×(1﹣16%)=21(人);
故答案為:21人;
(4)補全表格如下:
平均數 | 中位數 | 眾數 | |
一班 | 87.5 | 90 | 90 |
二班 | 87.6 | 80 | 100 |
故答案為:90,87.6,80;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C是數軸上的三點,點C表示的數是6,點B與點C之間的距離是4,點B與點A的距離是12,點P為數軸上一動點.
(1)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為 .點B表示的數為 ;
(2)數軸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點P到點A、點B的距離和為16,若存在,請求出此時點P所表示的數;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點P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C點向左運動,點Q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從點B出發向左運動,點R從點A以每秒5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它們同時出發,運動的時間為t秒,請求點P與點Q,點R的距離相等時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有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AOB,∠OAB=90°,直角邊AO在x軸上,且AO=1.將Rt△AOB繞原點O順時針旋轉90°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1OB1,且A1O=2AO,再將Rt△A1OB1繞原點O順時針旋轉90°得到等腰三角形A2OB2,且A2O=2A1O……依此規律,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2 017OB2 017.則點B2 017的坐標( )
A. (22 017,-22 017) B. (22 016,-22 016) C. (22 017,22 017) D. (22 016,22 0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點O(0,0),A(2,1),拋物線:
(h為常數)與y軸的交點為B.
(1)若t經過點A,求它的解析式,并寫出此時t的對稱軸及頂點坐標;
(2)設點B的縱坐標,求
的最大值,此時
上有兩點(
),(
),其中
>
,比較
與
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是一張銳角三角形的硬紙片.AD是邊BC上的高,BC=40cm,AD=30cm.從這張硬紙片剪下一個長HG是寬HE的2倍的矩形EFGH.使它的一邊EF在BC上,頂點G,H分別在AC,AB上.AD與HG的交點為M.
(1)求證: ;
(2)求這個矩形EFGH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與x軸交于點A(﹣2,0)、B(x1,0),且1<x1<2,與y軸正半軸的交點在(0,2)的上方,頂點為C.直線y=kx+m(k≠0)經過點C、B.則下列結論:①b>a;②2a﹣b>﹣1;③2a+c<0;④k>a+b;⑤k<﹣1. 其中正確的結論有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直線圖像與y軸、x軸分別交于A、B兩點
(1)求點A、B坐標和∠BAO度數
(2)點C、D分別是線段OA、AB上一動點(不與端點重合),且CD=DA,設線段OC的長度為x ,,請求出y關于x的函數關系式以及定義域
(3)點C、D分別是射線OA、射線BA上一動點,且CD=DA,當ΔODB為等腰三角形時,求C的坐標(第(3)小題直接寫出分類情況和答案,不用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數軸上的A、B兩點分別對應數字a、b,且a、b滿足|4a-b|+(a-4)2=0
(1)a= ,b= ,并在數軸上面出A、B兩點;
(2)若點P從點A出發,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向x軸正半軸運動,求運動時間為多少時,點P到點A的距離是點P到點B距離的2倍;
(3)數軸上還有一點C的坐標為30,若點P和點Q同時從點A和點B出發,分別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和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C點運動,P點到達C點后,再立刻以同樣的速度返回,運動到終點A.求點P和點Q運動多少秒時,P、Q兩點之間的距離為4,并求此時點Q對應的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幫助小芳蕩秋千(如圖1),在小明的助推下,秋千越來越高,秋千離地面的高度(
)與擺動時間
(
)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
(1)根據函數定義,請判斷變量是否為關于
的函數?
(2)結合圖象回答:
①秋千靜止時離地面的距離是多少?秋千的最高點與地面距離是多少?
②多長時間后小明就不再推小芳?
③從最低點開始向前和向后,再反悔到最低點,這叫做一個周期,請問,小芳完成第一個周期用了多長時間?
④每個周期的時間都是相等的,經過多長時間,秋千的最高點是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