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 解:1879年德國生物學家弗萊明把細胞核中的絲狀和粒狀的物質,用染料染紅,觀察發現這些物質平時散漫地分布在細胞核中,當細胞分裂時,散漫的染色物體便濃縮,形成一定數目和一定形狀的條狀物,到分裂完成時,條狀物又疏松為散漫狀;1888年將這些條狀物正式被命名為染色體.因此在分裂的細胞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是染色體.染色體的化學組成是DNA和蛋白質.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染色體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知道染色體是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聰的實驗比小明的實驗更合理 | |
B. | 手指涂按培養基之前,培養基必須進行高溫處理 | |
C. | “手指往培養基輕輕按一下”的操作相當于接種 | |
D. | “手指往培養基輕輕按一下”后,培養基應再次進行高溫滅菌處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白天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無法進行呼吸作用 | |
B. | 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是兩個相反的生理過程,綠色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一定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 |
C. | 特殊情況下,綠色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也能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 |
D. |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為人和動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始大氣中存在著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 | |
B. | 米勒的模擬實驗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等有機物 | |
C. | 目前關于生命起源的各階段都有了實驗依據 | |
D. | 現在的環境條件下,地球上一般不會再形成原始生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呼吸運動、擴散作用 | B. | 擴散作用、呼吸運動 | ||
C. | 呼吸運動、呼吸運動 | D. | 擴散作用、擴散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被雨水溶解沖走了 | B. | 被土壤同化吸收了 | ||
C. | 被腐生細菌分解轉化 | D. | 被植物吸收利用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