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人做了如下實驗,將深色樺尺蛾和淺色樺尺蛾分別進行標記,然后放養于工業污染區和沒有污染的非工業區。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將所釋放的樺尺蛾盡量收回,統計其數目,結果如下表:
地區 | 淺色樺尺蛾 | 深色樺尺蛾 | ||
釋放數 | 回收數 | 釋放數 | 回收數 | |
工業污染區 | 64 | 16 | 154 | 82 |
非工業區 | 393 | 154 | 406 | 19 |
(1)樺尺蛾的體色在遺傳學上叫做_____
(2)工業污染之后,樺尺蛾較深的體色對其本身來說是一種_____;在工業污染區深色樺尺蛾的回收率比較高,這說明生物對環境具有_____。
(3)根據達爾文的觀點,深色樺尺蛾和淺色樺尺蛾數量的變化是_____的結果。
(4)如果嚴格禁止污染,工廠的排煙量大大減少。請你預測樺尺蛾的類型將產生怎樣的變化?_____。
【答案】性狀 保護色 適應性 自然選擇 淺色樺尺蛾的數量會增加,深色樺尺蛾的數量會減少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在工業污染區,深色樺尺蛾回收數多,說明深色樺尺娥在工業污染區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業區,淺色樺尺蛾回收數多,說明淺色樺尺娥在非工業區更容易生存;這說明生物的體色與環境的顏色一致時即具有保護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1)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樺尺蛾的體色就是一種性狀。
(2)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的顏色相似,從而不易被敵害發現,利于其避敵和捕食,這種體色叫做保護色。工業污染之后,樺尺蛾較深的體色對其本身來說是一種保護色;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在工業污染區深色樺尺蛾的回收率比較高,這說明深色樺尺蛾對工業污染區的環境的顏色是適應的。
(3)達爾文認為,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這就是說,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因此深色樺尺蛾和淺色樺尺蛾數量的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4)如果嚴格禁止污染物排放,工廠的排煙量大大減少,工業區的環境顏色會變淺,這樣淺色樺尺娥的體色就會與環境顏色一致,從而不易被敵害發現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淺色樺尺蛾的數量將會增多。深色樺尺娥的體色就會與環境顏色不一致,從而容易被敵害發現而不易生存下去,因此深色樺尺蛾的數量將會減少。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赤眼蜂是體型很小的一種蜂,體長只有0.3-1mm。雌蜂專門尋找害蟲蟲卵,寄生于此,產卵其中。赤眼蜂每個雌蟲平均一生可產卵70多粒,最多的可產150粒。赤眼蜂孵出的小蜂以蟲卵為食,吃盡蟲卵,小蜂就完成了幼蟲期,并在蟲卵內完成不吃不動的蛹期。可見,赤眼蜂能在害蟲還沒發生危害的卵期就把它消滅,所以是防治害蟲的能手。
(1)赤眼蜂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赤眼蜂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蟲四個時期。
(3)赤眼蜂的變態發育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___。
(4)用赤眼蜂消滅害蟲有什么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三:有的烏鴉會從高處把堅果(果皮硬的果實)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從而輕松地吃到里面的果仁,有些堅果特別硬,不容易摔碎,烏鴉會用更好的方法;它銜住堅果駐足在紅綠燈桿上,等汽車來時扔下堅果,讓汽車將堅果碾碎,為了安全起見,它不會立刻飛下去吃果仁,而是等紅燈亮時,再飛落地面去享受美味。
資料四:在迷宮的一臂安上電極,而另一臂是潮濕的暗室,其中還有食物。當蚯蚓爬到安有電極的一臂時,它就會受到電擊。經過大約200次嘗試和錯誤后,蚯蚓能夠學會直接爬向潮濕的暗室。
資料五:剛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樣大,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腳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從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
(1)從行為獲得途徑來看,資料三中的烏鴉能巧妙地吃到果仁是__行為,資料四中蚯蚓的行為是__行為,資料五中中小袋鼠的行為是__行為。
(2)如果把資料四中的蚯蚓換成烏鴉,則烏鴉嘗試和錯誤的次數會比蚯蚓嘗試和錯誤的次數要少得多,是因為一般來說,___。
(3)對比分析資料三和資料五,學習行為對于動物維持生存的意義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植物葉制造的有機物都是通過導管向下運輸的
B.大豆種子萌發時幼苗的早期營養主要來自于胚乳
C.移栽幼苗時,帶土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
D.玉米常有缺粒現象,原因可能是自然因素影響傳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古詩描述稱:“苧蘿西子十里綠,惠州梅菜一枝花”,惠州被譽為中國梅菜之鄉。下列對于“梅菜”的認識錯誤的是( )
A.梅菜種子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來的B.梅菜是雙子葉植物
C.梅菜在生長期間需吸收氮,磷等無機鹽D.梅菜的葉子屬于營養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