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晶狀體、半規管 | B. | 咽鼓管、瞳孔 | C. | 視網膜、耳蝸 | D. | 虹膜、聽小骨 |
分析 某同學之所以能夠感受到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并迅速尋找避雨地點,這與人的聽覺和視覺的形成以及神經系統的調節是分不開的.電閃是看見的,與視覺有關;雷鳴是聽到的,與聽覺有關;產生視覺的感受器是視網膜,產生聽覺的感受器是耳蝸.
解答 解:視覺的形成是這樣的: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在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這些感光細胞產生的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視覺,可見接受電閃的感受器是視網膜;
聽覺的形成是這樣的:外界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導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聽覺中樞),這樣就產生了聽覺,可見接受雷鳴的感受器是耳蝸.
故選:C
點評 掌握視覺和聽覺的形成過程是關鍵.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生存斗爭能導致生物個體的大量死亡 | |
B. | 羊靠吃草,它們之間不存在生存斗爭 | |
C. | 生存斗爭是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之一 | |
D. | 生物與無機自然條件的斗爭也是生存斗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小魚尾鰭內三種血管的血液流動情況時應使用高倍鏡觀察 | |
B. | 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用10只鼠婦做實驗是為了避免偶然性 | |
C. | 將見光并染色的葉片部位做徒手切片觀察,會看到細胞中變藍的部位是液泡 | |
D. | 在觀察草履蟲實驗時,要吸取表層的培養液,原因是草履蟲生活需要陽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冬、春季上午7-8點 | B. | 夏季中午11-12點 | ||
C. | 夏、秋季下午5-6點 | D. | 秋、冬季晚上8-9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