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人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人的發育是從受精卵的分裂開始的
B. 胚胎從母體分娩出來后叫胎兒
C. 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某育齡婦女因患病摘除了子宮后能正常排卵,但不會形成月經
【答案】B
【解析】
(1)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2)女性生殖系統主要由卵巢、輸卵管、子宮和陰道組成,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內子宮的兩側,它的作用是產生生殖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即第二個月末發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外貌才有點像人;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懷孕到40周即280天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胎兒從母體分娩出來后叫嬰兒。A正確,B錯誤;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正確;月經,又稱作月經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環周期,育齡婦女每隔一個月左右,子宮內膜發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體生長分泌以及子宮內膜崩潰脫落并伴隨出血的周期性變化。這種周期性陰道排血或子宮出血現象,稱月經。女性月經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調控卵巢功能的上級機構(下丘腦和垂體)與卵巢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子宮是胎兒發育的場所和形成月經的地方。此人子宮摘除,但卵巢是完好的,因此能正常排卵,但不會形成月經,D正確。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蛔蟲的身體有口無肛門
B. 蝗蟲有2對翅和3對足
C. 蝸牛體表有堅硬的外骨骼,起保護作用
D. 蚯蚓依靠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人不論看較近或較遠的物體,都能使物像落在視網膜上,因為 ()
A. 視網膜可以前后移動調節 B. 眼球的前后徑能隨意調節
C. 瞳孔可以縮小或放大 D. 晶狀體的曲度可以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動物的運動因種類而不同,根據常見的類別填寫下表:(填寫對應序號)___________
動物 | 運動方式 | 舉例 |
陸生動物 | 鳥類、昆蟲類 | |
熊 | ||
虎、狼、家兔 | ||
袋鼠 | ||
蛇、蜥蜴 | ||
水生動物 | 草履蟲 | |
水螅 | ||
魚 |
A.爬行 B.行走 C.游泳 D.跳躍 E.飛行或滑翔 F.旋轉式運動 G.翻筋斗運動 H.奔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蚯蚓可作為動物的飼料。蚯蚓的體內含有人和動物體內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賴氨酸等。將蚯蚓用于畜牧業和漁業中,據初步報道,每只豬每天喂給100~200 g的蚯蚓,每天可增重0.25~0.5 kg;而不喂蚯蚓的生豬,每天增重僅0.15~0.35 kg。如用它喂養鯽魚,成活率達99%~100%,增長率達38%~59%。蚯蚓可作為中藥,它能治療哮喘病;有清熱解毒的功用;它的水浸出液具有麻痹知覺的作用;蚯蚓的酒精提取物有降壓作用;此外蚯蚓還有鎮痙、利尿和治外傷炎癥等功效。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蚯蚓能加速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加強土壤中的水肥,增強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加強土壤內的氣體的通透性;促進氣體交換,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作物根系的生長,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蚯蚓在環境保護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現。蚯蚓可用來處理造紙廠的污泥,以及酒廠和畜禽水產品加工廠的廢物和廢水;還能利用蚯蚓來處理城市垃圾。
(1)蚯蚓屬于哪一類動物?這一類動物具有的特征有哪些?_________
(2) 蚯蚓為什么能作為動物的飼料?_______
(3) 蚯蚓在消除環境污染方面有哪些突出的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各類營養物質在人體消化道內開始被消化的順序是( )
①蛋白質 ②淀粉 ③脂類 ④無機鹽 ⑤纖維素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