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擾超過了調節能力,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2)環境影響生物、生物必須適應環境、生物又能影響環境.
(3)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 解:(1)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盲目放生不僅沒有益處,反而由于生態系統中的某種生物的數量急劇增加,會破壞生態平衡,因為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2)一些市民將外來物種(如巴西龜)放生到環境中去,將會造成它們與某些本地物種爭奪食物,形成競爭關系.
(3)資料二中指出,草龜屬半水棲動物.因此,最適合它們生活的地方是山溪,在湘江放生不利于草龜的生存;資料三中的志愿者小彭帶著從菜市場買來的黑眉錦蛇,將它們從長沙帶到郴州的莽山進行放生,這里植被茂盛,地域相對遼闊,人煙稀少,還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黑眉錦蛇、烏梢蛇在當地均有分布,適宜黑眉錦蛇的生存.說明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故選A.
(4)根據資料三可知,關于放生蛇類,我們應該注意:一方面要放生到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中去,即植被茂盛、人煙稀少的環境;另一方面,放生的地區需要有同種蛇類的分布,不然可能會造成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生態平衡.
故答案為:
(1)生態平衡;自動調節.
(2)競爭.
(3)A.
(4)一方面要放生到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中去,即植被茂盛、人煙稀少的環境;另一方面,放生的地區需要有同種蛇類的分布,不然可能會造成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生態平衡.
點評 解此類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注意知識點的擴散,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一裝置表示膈肌收縮,肺處于吸氣狀態 | |
B. | 圖二的實驗現象可以證明萌發的種子產生了二氧化碳 | |
C. | 圖三中的葉片滴加碘液后遮光處變藍,未遮光處不變藍 | |
D. | 利用圖四實驗裝置,可以得出草履蟲對刺激能產生簡單的反射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黑暗環境中 | |
B. | 潮濕的棉花,置于25℃的黑暗環境中 | |
C. | 潮濕的棉花,置于4℃的黑暗環境中 | |
D. | 棉花和種子完全侵沒在水中,置于25℃的黑暗環境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光照下,葉片進行蒸騰作用時,c和d都表示水 | |
B. | 在黑夜里,葉片進行呼吸作用時,a表示氧氣,d表示二氧化碳 | |
C. | 在光照下,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時,c通過導管運輸,d通過篩管運輸 | |
D. | 在光照下,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時,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