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有一次,李明同學買回來一袋黃豆芽,放在陽光下,下午打開一看,發現有許多黃豆芽變成了“綠豆芽”, 他覺得奇怪,決定把這個問題搞清楚,請你與他一起去探究。
提出問題:______。
作出假設:太陽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
設計實驗:
①取一定數量的新鮮黃豆芽分成兩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容器中;
②甲放在______地方培養,乙放在黑暗地方培養。
實驗預期效果:
甲組的黃豆芽____綠,乙組的黃豆芽____綠。 (填寫“變”或“不變”)
得出結論:實驗證明____。
(1)補充好探究過程。
(2)實驗的變量只能是_____個,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
(3)做實驗時,甲、乙兩組黃豆芽要放置在不同的地方,因為這樣可以形成_____。
【答案】太陽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嗎? 陽光下 變 不變 太陽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 1 光 對照
【解析】
實驗法的一般步驟:(1)發現并提出問題;(2)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3)作出假設;(4)設計實驗方案;(5)實施實驗并記錄;(6)分析實驗現象;(7)得出結論。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
黃豆芽被放在陽光下,證明實驗變量是陽光,現象是下午發現許多黃豆芽變成了“綠豆芽”。因此小明想探究的問題是:太陽光能對葉綠素的形成產生了影響嗎?
假設是對問題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黃豆芽是在遮光的條件下形成的,豆苗是在有光的條件下形成的。因而做出的假設應是:光對葉綠素的形成產生了影響。
設計實驗方案:
①、取一定數量的新鮮黃豆芽分成兩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容器中。
②、甲放在有光地方培養,把乙放在無光地方培養,從而保證單一變量是陽光。
根據經驗該實驗的預期結果是:甲中的黃豆芽變綠,乙中的黃豆芽不變綠。
該實驗證明了:太陽光能影響葉綠素的形成。
(1)對照實驗的要求是變量唯一,故本實驗的變量只能是1個,變量是光,甲組有光,乙組沒有光。
(2)做實驗時,甲、乙兩組黃豆芽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目的是形成對照,甲組有光,有葉綠素的合成,因此變綠,乙組沒有光不能合成葉綠素,因此不變綠,是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性。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過程中,屬于消化作用的是( )
A.氨基酸進入血液
B.葡萄糖穿過小腸絨毛壁進入毛細血管
C.脂肪轉變成甘油和脂肪酸
D.膽汁通過膽管進入十二指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寫完整.
(1)提出問題:鼠婦喜歡陰暗的環境嗎?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訂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兩側中央處各放5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這樣盒子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和 _________兩種環境。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 .
(4)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將實驗盤一邊遮光,另一邊不遮光,這是為了__________。如果在鐵盤兩側中央各放1只鼠婦______(填:是、否)可以得出準確的結論,目的是避免偶然性發生。
(5)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下表:
環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3只 | 2只 | 1只 | 0只 | 1只 |
陰暗 | 7只 | 8只 | 9只 | 10只 | 9只 |
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作怎樣的處理? 計算出5次實驗結果中,鼠婦在明亮和陰暗環境中的______(填:平均值、總值)。
(6)結論:______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鼠婦喜歡在陰暗的環境中生活。
切記:實驗結束后要將鼠婦放回適合它生存的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題
(1)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一樣體壁都有三個胚層構成。(______)
(2)線形動物都是寄生的。(_______)
(3)蚯蚓的運動是靠剛毛輔助完成的。(_______)
(4)軟體動物都生活在水中。(________)
(5)節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分節。(________)
(6)兩棲動物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________)
(7)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_________)
(8)動物的學習行為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_________)
(9)動物的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環境的能力越強。(_________)
(10)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中,往往是年長者為“首領”。(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