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張和父母乘車去山東菏澤,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周圍大片大片的農田.當到了休息站的時候,打開車窗聽到了許多青蛙的叫聲,于是小張驚奇的問:“這是什么地方啊?景色太美了!”父母告訴他這是水稻田,我們吃的大米就是在水稻田里種植的,農民伯伯為了獲得豐碩的果實,要播種、驅蟲、施肥、灌溉.這時小張不由得想起了一個詩句“稻花鄉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請同學們根據這段話和詩句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下影響水稻生長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A.水分、溫度、肥料、陽光、空氣等 B.青蛙、害蟲、細菌、真菌等
(2)這是一副農田生態系統的畫面,請問農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書寫正確的是________
(3)詩句中水稻和蛙分別在生態系統中扮演什么角色________
A、分解者、消費者 B、生產者、消費者
(4)為了去除蟲害,農民伯伯一般會在稻田中噴灑大量農藥,農藥會隨著食物鏈逐漸積累,那么農藥會在________(填水稻或青蛙)體內積累最多.
(5)雖然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________(填有限或無限)的.
【答案】A 水稻→害蟲→青蛙 B 青蛙 有限
【解析】
(1)生態系統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的,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數量最多的是生產者。
(2)食物鏈是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由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鏈狀結構。每條食物鏈的起點都是生產者(綠色植物),箭頭指向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
(3)在生態系統中,如果某種生物的數量發生變化,則其天敵和捕食的生物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原因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因此影響農田中生物生長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水、溫度、空氣(土壤)等。所以A正確。
(2)食物鏈表示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的寫法是:起點是生產者,依次是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終點是最高級別的消費者,中間用箭頭連接,箭頭總是指向捕食者。該題中的食物鏈有:水稻→害蟲→青蛙。
(3)水稻的葉片內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生產者;青蛙體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以現成的有機物為食,屬于消費者。
(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環境中一些有毒物質(如重金屬、化學農藥等),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的過程。因為這些有毒物質化學性質穩定,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體無法排出的,這些有毒物質隨著食物鏈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網的最高級消費者。青蛙是該食物網的最高級消費者,因此它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最多。
(5)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擾超過了調節能力,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例如,如果草原上放養的牲畜太多,就會嚴重破壞草場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場就很難恢復原樣了。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分析圖:
材料一:小蝗蟲到池塘邊玩耍,遇見鯽魚正在無聊地吐泡泡。鯽魚開腔道:“旱鴨子,你敢把頭沒在水中一個鐘頭嗎?”小蝗蟲滿不在乎地說:“敢!但你敢到岸上待一個鐘頭嗎?”鯽魚想了想說:“敢!”心里卻想;“等輪到我時,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來作證,于是小蝗蟲將頭深深浸入水中,一個小時后,小蝗蟲安然無恙地抬起頭,鯽魚頓時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鯽魚先生請便吧。”鯽魚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會兒便死去了。
材料二: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自然界的物質循環是須臾不止的。自然界如果沒有植物,地球將失去綠色,動物都會餓死。如果沒有動物,生態平衡也難以維持。如果沒有細菌和真菌,動植物就會喪失生存空間。
(1)鯽魚失敗的原因:它不知道蝗蟲呼吸時,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著生在_____________;蝗蟲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
(2)鯽魚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3)如果參與玩耍的鯽魚換成青蛙的幼體蝌蚪,則蝌蚪___________(填“會”或“不會”)死亡。
(4)蝗蟲體表具有保護身體的“盔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在植物體內,同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通過生理過程被分解利用。
(6)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一個相對_____________的狀態下。但近年來,野味搬上了人們的餐桌,開始大量捕殺野兔,長此以往會導致牧草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人們不能隨意滅殺某種動物,因為動物在維持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著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當楓樹落葉的時候,樟樹卻保持滿樹青翠。對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楓樹不適應寒冷環境
B. 樟樹比楓樹更適應環境
C. 楓樹、樟樹都適應寒泠環境
D. 這是樟樹和楓樹在進行競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3分)朱鹮是一種稀有珍貴的鳥,原先生活在我國北方和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等地。20世紀50年代,我國陜西秦嶺山區還有不少朱鹮,后來因大片樹林被砍伐,朱鹮失去了營巢繁殖的條件,數量銳減,幾乎滅絕。80年代,科學家們經過艱苦搜尋,終于有找到了7只朱鹮。現在,在陜西省建立了洋縣保護區并經過大力保護,朱鹮已有80多只。
請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2分)為了保護朱鹮,在陜西省建立了洋縣自然保護區,這種保護措施屬于 ;保護朱鹮,實際就是保護了它的 。
(2)(1分)現在地球上的物種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用清水煮雞蛋時,發現隨水溫的升高,在蛋殼表面有許多小氣泡冒出,根據這一現象,可以推測( )
A. 蛋殼上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氣孔 B. 蛋的氣室中貯存著大量的氧氣
C. 蛋已受精,卵黃的胚盤顏色較深 D. 蛋殼喪失保護作用,蛋已壞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