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 )
| A. | 粉塵 | B. | 一氧化碳 | C. | 甲烷 | D. | 二氧化硫 |
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 | |
專題: | 化學與環境保護. |
分析: | 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據此分析解答即可. |
解答: | 解: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粉塵不是形成酸雨的物質,故選項錯誤. B、一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氣體,故選項錯誤. C、甲烷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故選項錯誤.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能形成酸雨,故選項正確. 答案:D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酸雨是工業發展出現的副產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為硫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溫度升高,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增大
B.50℃的Na2SO4飽和溶液降到40℃時有晶體析出
C.40℃時,75g飽和Na2SO4溶液中含25g Na2SO4
D.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含少量Na2SO4的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過程Ⅰ反應類型化合反應 |
| B. | 過程Ⅱ發生了化學變化 |
| C. | 示意圖中所有物質均為氧化物 |
| D. | 參加反應的CO與O2分子個數比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溶質質量分數為10%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水的電解實驗.
實驗一: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氫氧化鈉溶液.
(1)所需的氫氧化鈉質量: g;
(2)稱量時,氫氧化鈉固體應放于天平 (填“左”或“右”)盤的燒杯內;量取的需的水(水的密度為1g/cm3),應選擇的量筒的規格是 mL(選填“10”、“100”或“250”).
實驗二:水的電解實驗
用如圖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已知氫氧化鈉在水的電解實驗中,只起到增強水的導電性作用.
(3)開始反應前a,b兩管內都充滿溶液.關閉活塞,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兩管產生的氣體如圖所示,則a管下方導線應接電源的 極(填“正”或“負”).用 驗證b管中的氣體,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 .
(4)說明水是一種化合物的實驗事實: .
(5)電解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汽車排氣管中安裝催化轉化器可減少尾氣污染,其反應原理是2CO+2NO2X+N2,其中X的化學式是( )
| A. | C | B. | NH3 | C. | CO2 | D. | 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名稱:a ;b .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下同),收集裝置是 .
(3)裝置A中的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4)連接完B裝置后應 ,用該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源和環境是人 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過量排放CO2會形成酸雨 B. 發展氫能是開發新型能源
C. 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能源 D. 限制生產含磷洗衣粉可減少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據觀察到的現象繪制了如圖曲線,根據圖示回答問題:
(1)A點處溶液的溶質是 ;
(2)請寫出AB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C點處溶液的pH 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