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氧水的質量 | 雙氧水的濃度 | MmO2的質量 | 相同時間內產生O2體積 |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分析 (1)根據常見儀器的名稱和用途進行解答;
(2)根據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且需要加熱以及反應的注意事項進行解答;
(3)根據C裝置適用于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混合制取氧氣且不需要加熱進行解答;
(4)根據實驗室中用稀鹽酸和碳酸鈣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混合制取氧氣且不需要加熱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且能溶于水進行解答;
(5)根據實驗室常用金屬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來制取氫氣以及氫氣的性質進行解答;
(6)根據實驗室用加熱二氧化錳和濃鹽酸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氯氣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且需要加熱進行解答;
(7)根據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以及氧氣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進行解答;
(8)根據裝置的特點進行解答;
(9)根據裝置的特點進行解答;
(10)根據在相同條件下,雙氧水的濃度越大,雙氧水分解得越快解答.
解答 解:(1)圖1中標有數字的儀器的名稱:①鐵架臺,②錐形瓶,③分液漏斗,④水槽;故填:①鐵架臺;②錐形瓶;③分液漏斗;④水槽;
(2)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所以選擇的發生裝置是B;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堵塞導管,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或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C裝置適用于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混合制取氧氣且不需要加熱,所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儀器②內盛放的液體是過氧化氫溶液,反應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4)實驗室中用稀鹽酸和碳酸鈣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混合制取氧氣且不需要加熱,所以發生裝置選擇C,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且能溶于水,所以用裝置E收集,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驗證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如果木條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故填:CE;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將燃著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如果木條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5)實驗室常用金屬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來制取氫氣,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混合制取氧氣且不需要加熱,所以發生裝置選擇C,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且難溶于水,所以可用裝置F或D;故填:C;F或D;
(6)實驗室用加熱二氧化錳和濃鹽酸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氯氣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且需要加熱,所以發生裝置選擇A;故填:A;
(7)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所以用圖2裝置時,氣體應該從A導管通入;氧氣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所以用圖2裝置時,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應該先在該裝置中裝滿水;氣體應該從B導管通入;故填:A;裝滿水;B;
(8)小宋同學對氣體發生裝置作了改進,設計了如下裝置,如圖(Ⅱ)所示.使用圖(Ⅱ)裝置制取CO2,反應進行過程中,關閉該裝置中的止水夾a后,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液體被壓回長頸漏斗中,固液分離,反應停止;
(9)小亮同學也改進了氣體發生裝置,改進的裝置如圖(Ⅲ)所示,與C裝置相比較,橡皮管的作用是平衡氣壓或使分液漏斗和試管中的壓強一致,便于液體滴落下來;
(10)實驗結論:在相同條件下,雙氧水的濃度越大,雙氧水分解得越快.
答案:
(1)鐵架臺;錐形瓶;分液漏斗;水槽;
(2)B;棉花;防止固體進入導管;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或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過氧化氫溶液;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4)CE;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5)C;D或F;
(6)A;
(7)A;裝滿水;B;
(8)液體被壓回長頸漏斗中,固液分離,反應停止;
(9)平衡氣壓或使分液漏斗和試管中的壓強一致,便于液體滴落下來;
(10)雙氧水的濃度越大;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文字表達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B. | 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異味 | ||
C. | 銅絲可用作導線 | D. | 硫酸可用于金屬除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下,木炭與氧氣不發生反應 | |
B. | 氧氣能燃燒,具有可燃性 | |
C. | 魚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 |
D. | 氧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與所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用鹽酸除去鋁粉中的鋅粉 | B. | 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一般不會生銹 | ||
C. | 鋅、鐵等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氣 | D. | 汞是金屬,它在常溫下呈液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 |
B. |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耀眼的白光 | |
C. | 硝酸銨加入水中溶解,溶液溫度明顯下降 | |
D. | 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有白煙產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