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容十分豐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請認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問題:
IA | 0 | |||||||
1 | 1 H氫 1.008 | 2 He 氦 4.003 |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
2 | 3 Li 鋰 6.941 | 4 Be 鈹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鈉 22.99 | 12 Mg 鎂 24.31 | 13 Al 鋁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氬 39.95 |
(1)請寫出一位對元素周期表的發現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的名字:_____.
(2)請從上表中查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
(3)表中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_____(填序號):
A 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B 質子數不同 C 中子數不同
(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通過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間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如:_____(填字母序號)
A 從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
B 從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
C 從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5)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12的鎂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說明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_____關系密切。
【答案】門捷列夫 26.98 B AB 失去 最外層電子數
【解析】
(1)門捷列夫對元素周期表的發現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貢獻;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為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
(3)根據元素的概念可知,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故選B;
(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通過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間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從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從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但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相同,而是逐漸增加。故選AB;
(5)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12的鎂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說明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化學變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質,而且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②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③物質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濃度有關
④可燃物在任何條件下燃燒都會發生爆炸
⑤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發生放熱現象
A. ①③B. ②③C. ④⑤D. 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操作可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只酒精燈_________________。
(2)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 __________。
(3)過濾時,漏斗內的液面高于了濾紙邊緣__________ 。
(4)用手取用藥品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在整理實驗室時發現一包氫氧化鈉固體,他們根據學過的堿的性質,知道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鈉,于是他們對這包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這包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沒有變質,全部是NaOH;猜想二:完全變質,全部是Na2CO3;猜想三:部分變質,既有NaOH又有Na2CO3。
(實驗探究)為了探究固體成分,他們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
(1)甲同學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后有放熱現象,說明這包固體中含有_____________;
(2)乙同學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于是他認為猜想二正確。丙同學認為他的結論不嚴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包固體的成分,丙同學設計了以下方案,請你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 結論 |
①取樣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入過量的________(填化學式)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
②反應后過濾,取上層清液,滴入酚酞溶液 | 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三正確 |
(拓展遷移)
(1)該小組同學反思了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認識到氫氧化鈣露置于空氣也會變質,請你寫出氫氧化鈣溶液變質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2)要除去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中的雜質,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可將固體加足量水溶解,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溶液后,再過濾、蒸發結晶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問題.
臭氧的化學式是 O3,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有魚腥臭味的氣體.臭氧不穩定,一旦受熱極易轉化成 O2,并放出大量的熱,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氣(O2)強得多.若將 O2 通過臭氧發生器,在無聲放電條件下,從臭氧發生器出來的 O2 中含有 3%的 O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氣層中含量極少,在離地面 25 km 處有一個厚度極薄的臭氧層.臭氧層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大量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護層.超音速飛機排出的廢氣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氣體、家用電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劑“氟里昂”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會使臭氧層形成空洞,從而使更多的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導致皮膚癌的發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設想.
(1)臭氧的物理性質是_____(寫一條即可)。
(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盛有 O3 的集氣瓶中,可以看到_____的現象。
(3)在臭氧發生器中,氧氣轉變成臭氧的過程是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在此過程中,下列不會發生變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種類 B、分子種類 C、原子數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
(1)氮氣是生產化肥的重要原料。空氣中氮氣的含量為___________。
(2)PM2.5是指大氣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下列行為不會增加PM2.5的是______(填序號);
A 焚燒垃圾 B 治理工地揚塵 C 汽車尾氣的排放 D 控制煙花爆竹的燃放
(3)下表是某市環保監測站測得某地二天空氣質量日報:
2019年9月5日14時 | 2019年9月9日14時 | ||||
測量項目 | 污染指數 | 質量級別 | 測量項目 | 污染指數 | 質量級別 |
二氧化硫 | 63 | 二氧化硫 | 43 | 一級 | |
一氧化碳 | 59 | 二級 | 一氧化碳 | 55 | 二級 |
二氧化氮 | 61 | 二級 | 二氧化氮 | 42 | 一級 |
可吸入顆粒物 | 68 | 二級 | 可吸入顆粒物 | 2 | 一級 |
請你根據表中的數據
①9月5日,該市二氧化硫質量級別為____________。
②從9月9日分析,該市空氣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
③根據氣象部記載,9日清晨下了一場大雨,空氣中變化最大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
④空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保護空氣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請寫出一條保護空氣的具體措施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中常用分解過氧化氫來簡便快速地制備氧氣,化學小組進一步探究外界條件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并進行了氧氣性質實驗。
(查閱資料)有些水果、蔬菜對過氧化氫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實驗探究1)探究蘋果和土豆對過氧化氫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
各量取6mL5%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倒入1、2、3號三支試管中,取大小、形狀基本相同的蘋果塊和土豆塊,分別放入2、3號試管中,并把帶火星的木條分別同時伸入三支試管內,觀察現象并記錄如下:
試管編號 | 1 | 2 | 3 | |
材料名稱 | — | 蘋果 | 土豆 | |
實驗現象 | 反應速率 | 很慢 | 稍快 | 較快 |
產生氣泡 | 很少 | 比1中多 | 較多 | |
復燃情況 | 不復燃 | 復燃 | 很快復燃 | |
實驗結論 | ___ |
(實驗探究2)探究濃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取10mL30%的過氧化氫溶液三份,將其中兩份分別稀釋為不同濃度的溶液,同時測定收集到100mL氧氣所用的時間,(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記錄如下:
實驗編號 | 1 | 2 | 3 |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 | 5% | 15% | 30% |
所用時間(秒) | 205 | 25 | 3 |
實驗結論 | ___ |
(實驗探究3)用上述收集的氧氣與不同物質進行反應,其中有一固體物質能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固體物質的名稱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合作小組欲探究Al、Cu、Ag三種金屬活動性,特設計如下實驗:把一根潔凈的鋁絲浸人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取出,觀察鋁絲表面的現象;把一根潔凈的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取出,觀察銅絲表面的現象。
(1)請填寫下列空白
實驗 | 現象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 ___________ | 2Al+3CuSO4=Al2(SO4)3+3Cu |
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 | 銅絲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 | _____________ |
(2)據此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組同學發現,潔凈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時,還觀察到鋁絲表面有氣泡產生。你推斷硫酸銅溶液pH__________7。(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在學習氧氣化學性質時學習了:硫、紅磷、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請歸納:
(1)鐵絲燃燒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中盛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三個反應的共同點:(任寫兩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個反應中,找一個反應與其他兩個不同的地方:(任寫一點)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