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科學家在深海發現了一種外表象冰的固態物質,這種物質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H4•xH2O),稱為可燃冰.測得這種晶體的結構為平均每46個水分子建8個籠,每個籠中容1個甲烷分子或1個游離的水分子則在這種晶體中共含 種分子.若每8個籠容有6個甲烷和2個水分子,則在這8個籠組成的整體中,甲烷與水的分子個數比是 .通常情況下,甲烷極難溶于水,也不與水發生反應,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加熱來制取,我們在實驗室收集甲烷采用 ,原因是 .
答案 分析:
根據題意,這種晶體的結構為平均每46個水分子建8個籠,每個籠中容1個甲烷分子或1個游離的水分子,進行分析解答.
考慮實驗室選擇氣體收集方法時,是否能選用排水法要考慮氣體的溶解性和是否與水反應;是否能選用排空氣法要考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是;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由題意,這種晶體的結構為平均每46個水分子建8個籠,每個籠中容1個甲烷分子或1個游離的水分子,即在這種晶體中共含2種分子;
若晶體中平均每46個H2O構建成8個籠,8個籠有6個容納了CH4分子,另外2個籠被游離的H2O分子填充,因此晶體中有48個水分子,6個CH4分子.所以6CH4•48H2O即CH4•8H2O;甲烷與水的分子個數比是1:8.
甲烷極難溶于水,也不與水發生反應,我們在實驗室收集甲烷采用排水法.
故答案為:2;1:8;排水法;難溶于水,也不與水發生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防治碘缺乏病,我國正推廣食用加碘鹽,即在食鹽中加入適量碘酸鉀(化學式為KIO3),嚴禁出售不含碘的工業鹽。下面請按要求解題。
(1)KIO3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
(2)KIO3中碘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正常人每天需要補充大約0.1mg碘元素。若l000g碘鹽中約含33.7mg碘酸鉀,那
么一個正常人一天大約需要吃多少克這種含碘鹽?(結果取整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觀察A 、B 兩幅圖回答以下問題:
(1)用分子原子的知識分析比較A 、 B裝置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情況
(2)在圖乙電解水的裝置中,導線A連接的是電源的 極,小明推測“a試管內產生的是氫氣, b試管內產生的是氧氣!边@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_______ (填序號,下同)環節,還需要 _________ 來進行驗證。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設計并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E.反思與評價 F.表達與交流
(3)要驗證試管a中產生的氣體可用 ,現象是
說明a氣體具有的性質是 。
若試管a內集到的氣體為5mL,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 mL。
若氫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則構成a試管中氣體微粒的模型可表示為
A. B.
C.
D.
(4)寫出乙裝置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文字表達式 ,
反應類型是 ,這一反應是將 能轉化成 能。根據能量守恒原理,該實驗中生成的氫氣和氧氣含有的化學能之和比反應前水所含的化學能 (高、低)。因為
(5)用化學符號填寫:在乙裝置實驗中,變化的微粒是 ,不變的微粒是 ,生成新的微粒是 。由此我們可知分子、原子的根本區別是 。
(6)關于通電分解水實驗,獲得的結論正確的有(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改變
D.生成氧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與空氣中氧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7)水通電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因為燃燒易發生爆炸,因此點燃前必須 ,這一過程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生產都離不開水。
(1)下圖所示的3個實驗,A中水發生了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B中試管2內得到的氣體為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
C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經過此凈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純水,若想得到純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水的沸騰 B.水的電解 C.水的凈化
(2)硬水會給生產、生活帶來許多不便。
①檢驗一份自來水水樣是硬水還是軟水的方法是向水樣中加入_____________來鑒別。
②生活中可以通過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之一是:碳酸氫鈣碳酸鈣+二氧化碳+水,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_反應;
(3)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下列用水方式應該提倡的是 (填字母序號)。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間斷地邊流水邊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澆花、沖廁所 D.用噴灌、滴灌的方法澆灌農田和園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水電解實驗示意圖
⑴該實驗中A連接電源的________極。
⑵做該實驗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的目的是 ,
⑶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
⑷ 怎樣用實驗來檢驗乙試管中產生的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由這個實驗可以得出:
①水電解實驗,這個變化是什么變化,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過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兩條)
析實驗中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 : 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世界千變萬化. 請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回答有關問題.
(1)加熱銅綠: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2)紅磷燃燒 ,生成物為 色固體.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4 ,此反應過程中為避免集氣瓶底炸裂,需在集氣瓶底放少量 .
(4)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 ,溶液由紫色變為 色.
(5)最近網絡上流行著一個有趣的實驗“大象的牙膏”:在細長的容器中加入雙氧水和發泡劑(用于產生泡沫),僅看到少量泡沫,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物質M,立即看到大量泡沫迅速從瓶口噴出,源源不斷就像擠不完的牙膏.
①M的作用是 ;
②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圖中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
(1)甲是蒸發溶液的實驗,儀器a的名稱是____ ,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 。
(2)乙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燒,而打開后,白磷燃燒。比較打開活塞前后的現象,證明白磷燃燒需要___ _。燒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 。請寫出乙裝置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3)丙是一組對比實驗,實驗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