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段 | 氧氣濃度變化特點 | 氧氣濃度變化范圍 | 加熱時間 | 氣泡特征 |
① | 逐漸增大 | 21.2%-28.7% | 1-11s | 不持續、不均勻 |
11-16s | 持續、均勻、快速 | |||
② | 快速增大 | 28.8%-66.7% | 16-34s | |
③ | 逐漸變暖 | 66.7%-86.3% | 34-80s | |
④ | 趨于穩定 | 86.3%-88.7% | 80s-135 |
時機1(加熱10s) | 時機2(加熱15s) | 時機3(加熱35s) | |
帶火星木條 | 復燃 | 復燃 | 復燃 |
木炭燃燒 | 木炭變紅 | 燃燒,紅光 | 劇烈燃燒,白光 |
蠟燭燃燒 | 燃燒更旺,紅光 | 燃燒更旺,白光 | 燃燒更旺,白光 |
鐵絲燃燒 | 鐵絲熔成紅色小球,有火花產生(紅光) | 燃燒,火星四濺,有少量黑色固體生成 | 燃燒,火星四濺,有較多黑色固體生成 |
分析 (1)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解答;
(2)根據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的注意事項解答;
(3)根據表中數據分析解答;
(4)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
(5)根據由表中數據可知,發現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氧氣不一定是純氧解答;
(6)根據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解答;
(7)根據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瓶中空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21%解答;
(8)根據表中信息解答.
解答 解:
(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當氣泡均勻連續的放出時,再收集氧氣,因為一開始的氣泡中含有較多的空氣
(3)在加熱藥品的第①時段后期(11-16s),氣泡已經連續、均勻且快速冒出,此時排出氣體中氧氣的濃度最大只有28.7%左右.
(4)根據表中數據可以發現: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排出的氧氣不是比較純凈;
(5)通過實驗探究,發現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氧氣不一定是純氧.
(6)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瓶中空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21%;
(7)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瓶中空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21%;集氣瓶中收集的氧氣占容積的體積分數為40%,此時空氣還占60%,所以空氣中有氧氣的量為:60%×21%=12.6%,所以此時瓶內共有氧氣的分數為:12.6%+40%=52.6%;
(8)實驗表明,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最適宜的時機是加熱到35s左右,根據上表中實驗現象分析得出結論的原因:時機3收集的氧氣進行的四個實驗效果均很理想.
答案:
(1)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一開始的氣泡中含有較多的空氣;
(3)28.7;
(4)不合理;
(5)不一定;
(6)21
(7)52.6
(8)加熱到35s左右;時機3收集的氧氣進行的四個實驗效果均很理想.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有關氧氣的知識,對課本知識做了進一步的探究,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和物質燃燒時的實驗現象等方面的知識.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取反應后的濾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產生 | |
B. | 取濾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 |
C. | 取反應后的濾液觀察,濾液一定呈藍色 | |
D. | 濾液中的溶質最多有兩種,濾渣中的物質至少有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③④⑤⑥ | C. | ②③⑥⑦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