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2)可燃性的氣體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后,如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或靜電或電火花都可能發生爆炸判斷;
(3)根據氮氣的性質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2)A、可燃性的氣體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后,如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或靜電或電火花都可能發生爆炸判斷,所以錯誤.
B、工人必須戴安全帽才能進入礦井,與發生瓦斯爆炸無關;
C、燃性的氣體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后,如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或靜電或電火花都可能發生爆炸,通風可降溫,使氣體不易達到著火點,嚴禁煙火,也可防止可燃性氣體的溫度達到著火點,所以正確.
D、安裝瓦斯探頭傳感器監測瓦斯濃度,有利于防止瓦斯爆炸,所以正確.
(3)氮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液氮氣化使溫度降低或氮氣能隔絕氧氣等達到滅火的目的;
故答案為:
(1)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2)CD;
(3)氮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液氮氣化使溫度降低.
點評 生命重于泰山,在生產、生活、科學實驗中,有時會出現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災、爆炸、中毒、觸電、化學品腐蝕等,了解事故發生的原理,學會預防和防護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務.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時段 | 氧氣濃度變化特點 | 氧氣濃度變化范圍 | 加熱時間 | 氣泡特征 |
① | 逐漸增大 | 21.2%-28.7% | 1-11s | 不持續、不均勻 |
11-16s | 持續、均勻、快速 | |||
② | 快速增大 | 28.8%-66.7% | 16-34s | |
③ | 逐漸變暖 | 66.7%-86.3% | 34-80s | |
④ | 趨于穩定 | 86.3%-88.7% | 80s-135 |
時機1(加熱10s) | 時機2(加熱15s) | 時機3(加熱35s) | |
帶火星木條 | 復燃 | 復燃 | 復燃 |
木炭燃燒 | 木炭變紅 | 燃燒,紅光 | 劇烈燃燒,白光 |
蠟燭燃燒 | 燃燒更旺,紅光 | 燃燒更旺,白光 | 燃燒更旺,白光 |
鐵絲燃燒 | 鐵絲熔成紅色小球,有火花產生(紅光) | 燃燒,火星四濺,有少量黑色固體生成 | 燃燒,火星四濺,有較多黑色固體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0 | 60.2 |
NaOH | 42 | 51 | 109 | 119 | 129 | 145 | 174 | 29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2b | B. | a>2b | C. | a=2b | D. | 無法比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燃性氣體:天然氣、一氧化碳、氧氣 | |
B. | 常用的溶劑:水、酒精、汽油 | |
C. | 合成材料:塑料、棉花、合成橡膠 | |
D. | 還原劑:氫氣、碳、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潮濕的衣服曬干 | B. | 銅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 | ||
C. | 花生米霉變 | D. | 鎂條在空氣中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鎳能與氯化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 |
B. | 反應②和③都是復分解反應 | |
C. | NiCl2能與NaOH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 | |
D. | 反應①、③中Ni的化合價都發生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