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在實驗室用以下裝置制備氧氣并探究氧氣的性質.
(1)該同學制備氧氣時應選用的藥品是 (限選: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下列制取和收集氧氣操作錯誤的是 (填字母).
A.將藥品用紙槽裝入試管中
B.將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然后加熱,立即收集氧氣
C.等到氣泡連續且均勻時,再將導管口移入集氣瓶
D.待集氣瓶充滿氧氣,在水中蓋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E.收集完成后,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F.收集完成后,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移出水面
(3)收集完成后,該同學發現水槽中的水變成淺紫紅色,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4)該同學用燃燒匙放少量硫,加熱,直到燃燒,把盛有燃著的硫的燃燒匙伸進充滿氧氣的集氣瓶里,觀察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硫分別在空氣里和氧氣里燃燒的現象不同,說明燃燒反應的劇烈程度與 有關.
答案 分析:
根據發生裝置確定所用藥品,利用制氧氣時的注意事項及氧氣的性質來解答.
解答:
解:(1)發生裝置中用酒精燈加熱,說明反應物是固體,所以用高錳酸鉀,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
(2)實驗室制氧氣時應該將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然后加熱,當導氣管口有均勻連續氣泡時在收集氧氣,立即收集氧氣會不純,收集完成后,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移出水面,會使水倒流入試管炸裂試管,所以應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3)氧氣濃度越大物質燃燒現象越明顯,硫在氧氣中發出藍紫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空氣中發出淡藍色火焰;
答案:
(1)KMnO4 2KMnO4K2MnO4+MnO2+O2↑
(2)BF
(3)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導致高錳酸鉀粉末進入水槽
(4)氧氣的純度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菌屬黃曲霉菌、寄生曲霉菌產生的代謝物,劇毒,同時還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主要引起肝癌,黃曲霉素是目前發現的化學致癌物中最強的物質之一. 黃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黃曲霉素污染過的糧食、油及其制品中.例如黃曲霉污染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為常見,在干果類食品如胡桃、杏仁、榛子、干辣椒中,在動物性食品如肝、咸魚中以及在奶和奶制品中也曾發現過黃曲霉素.黃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其中B1的毒性最強和產毒量最大,其化學式為C17H12O6,請計算:
(1)B1由 元素組成;
(2)每個B1分子中含有 個原子;
(3)B1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4)B1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5)B1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保留一位小數)
(6) g B1中含有102g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錐形瓶內空氣體積為100mL,注射器中水的體積為25mL,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磷燃燒時產生白色煙霧
B.實驗過程中氣球始終變癟
C.燃燒結束后立即打開彈簧夾
D.實驗結束后,注射器中還剩約5mL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鐵絲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 ,
(2)集氣瓶中放水的作用是 ,
(3)實驗中觀察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
(4)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5)如沒有觀察到預期的實驗現象,則可能的原因是(寫兩條)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繼“食鹽加碘”后,我國又啟動了“醬油加鐵”工程。“醬油加鐵”的意義是( )
A.增加咸度
B.改善醬油味道
C.減少廚房污染
D.預防缺鐵性貧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體中約有50多種元素,其中鈣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齒中,是人體的必需元素。如圖是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請回答:
(1)鈣元素的原子序數是 。
(2)鈣元素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3)青少年缺鈣易引起 (填序號)。
A.佝僂病 B.壞血病 C.甲狀腺腫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嚴重問題。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溫室效應將導致全球變暖
②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氣的一種自凈過程
③汽車排放的尾氣是造成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低碳生活是指少用煤炭的生活
A.只有②和③ B.只有③和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全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
(1)請結合下列常用的儀器,回答有關問題:
①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a ,e .
②圖甲儀器中,能在酒精燈火焰上直接加熱的是 (填儀器名稱),向酒精燈內添加酒精需要使用的是 (填儀器序號).
③用儀器e量取液體體積時,仰視讀數為20mL,實際的液體體積 20mL(選填“>”或“<”).
(2)實驗操作要規范化.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答案可能不止一個).
A.連接儀器裝置的一般順序是先上而下,從左到右
B.實驗產生的廢液應倒入指定的容器內
C.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后,應先熄滅酒精燈,再從水槽中取出導管
D.洗凈后的試管,放置晾干的正確方法是管口向下,倒扣在試管架上
(3)做化學實驗要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某同學在實驗結束后,將儀器按圖乙放置,其中正確的一項是 (填序號)
(4)實驗操作不當會導致實驗失敗.請你找出每個實驗失誤的主要原因,將其填在相應的橫線上中.(填一種原因即可)
①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水槽中的水變成紅色 ;
②給試管中的固體用外焰加熱時,試管底部炸裂 ;
③用過氧化氫制氧氣,試管內有大量氣泡,但集氣瓶中始終收集不到氧氣 ;
④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瓶底炸裂 ;
⑤某同學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