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認識物質,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世界。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的組成和構成
①從宏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組成。
②從微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 構成。
(2)認識物質的性質
①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納米鐵粉在氧氣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將蘸有酒精的棉芯點燃后放入燒杯中,向燒杯中緩緩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如圖3)。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有 ,由此可推知的滅火原理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復燃燒,操作方法是 。
(3)認識物質的制法
①某同學用軟塑料瓶自制氣體發生裝置,通過捏放瓶身可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如圖4)。若利用該裝置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利用該裝置制二氧化碳,無紡布包內藥品為 (寫名稱)。
②工業上常用液化空氣制氧氣,該過程發生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辯證地認識物質
①量變引起質變。例如:碳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 (寫化學式)。
②功過相對論。從“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事實分析,“過”:使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舉一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在實驗操作技能考試中抽中的題目是:用固體氯化鈉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他的有關做法正確的是
A.選擇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試劑瓶
B.將氯化鈉直接放在托盤天平左盤上稱量3.0g
C.用5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
D.用內壁附有水珠的燒杯配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舌尖上的化學”,下列說法不科學的是( )
A.為了身體健康,必須均衡膳食
B.為預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適量海帶
C.為延長食品保質期,在食品中添加大力防腐劑
D.為使發面食品松軟可口,制作時可添加適量碳酸氫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和解釋相符的是( )
A.銅絲作導線——銅有良好的導電性
B.鹽酸清除鐵銹——鹽酸能與鐵反應
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D.活性炭凈水——活性炭能與水中雜質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元素周期表中錫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錫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非金屬元素 B.原子序數為50
C.相對原子質量是118.7g D.原子核內中子數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活動日,主題為“藍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從自身開始,采取實際行動,應對當前中國最緊迫、最受關注的環境議題——霧霾。作為一名中學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選擇自行車和公交車作為出行工具
B、讓衣服自然晾干,節約用紙,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將廢紙、汽水瓶等收集起來,一次性焚燒
D、拒絕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電子賀卡代替紙制賀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