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溶液B為黃色 | B. | 固體A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 | ||
C. | 溶液B中可能含有AgNO3 | D. | 該實驗可證明金屬活動性Fe比Ag強 |
分析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分析判斷,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于氫前邊的金屬能與酸反應,前面的金屬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解答 解:A、由反應的過程可知,溶液B是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的硝酸亞鐵,呈淺綠色,故A錯誤;
B、由反應的過程可知,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生成,說明了有鐵剩余,固體A中一定有Ag、Fe,故B錯誤;
C、由反應的過程可知,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生成,說明了有鐵剩余,溶液B中一定不含有AgNO3,故C錯誤;
D、該實驗可中鐵能將銀置換出來,可證明金屬活動性Fe比Ag強,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完成此題,可以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分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4NO3→NH3 | B. | CuO→Cu(OH)2 | C. | CO2→CO | D. | H2SO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燒杯中物質總質量(g) | 21.4 | 30..3 | 39.2 | 48.98 | 58.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或復分解反應 | |
B. | 甲、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一定等于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 | |
C. | 若丙為水,則甲、乙中至少有一種物質為酸或堿 | |
D. | 甲為酸,則丙、丁一定有一種物質為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