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 | 主要操作 | 主要現象 | 實驗結論 |
猜想一 | 打磨R絲,并將其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 R絲表面覆蓋了一層紅色的物質 | 猜想一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
猜想二 | 打磨粗細相同的R絲、鋁絲、銅絲,分別將它們插入到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 ①R絲表面產生氣泡緩慢,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 ②鋁絲表面產生氣泡較快 ③銅絲表面沒有氣泡產生 | 猜想二成立. 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R+H2SO4=RSO4+H2↑ |
猜想三 | 將打磨過的鋁絲,插入到RSO4溶液中 | 無明顯現象 | 猜想三成立 |
分析 【作出猜想】猜想二:根據其余兩種猜想推斷;
【實驗探究】猜想一:根據實驗現象推導結論;
猜想二:根據R與稀硫酸反應生成RSO4和氫氣寫出方程式;
猜想三:根據實驗結論,猜想三成立,設計實驗驗證R的活動性比鋁強,并參照上述操作進行描述;
【歸納總結交流反思】根據鋁與藍色的RSO4反應生成無色的硫酸鋁和R進行判斷;
【歸納與總結】根據以上實驗可以得出判斷金屬活動性的方法.
解答 解:【作出猜想】猜想二:根據其余兩種猜想,可知猜想二為:Al>R>Cu;
【實驗探究】猜想一:把R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R絲表面覆蓋了一層紅色物質,說明R把銅置換出來,即R的活潑性大于銅,所以猜想一不成立;
猜想二:R與稀硫酸反應生成RSO4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R+H2SO4=RSO4+H2↑;
猜想三:根據實驗結論,猜想三成立,即設計實驗驗證R的活動性比鋁強,可將打磨過的鋁絲,插入到RSO4溶液中,無現象發生,即可證明;
【歸納總結交流反思】根據結論猜想二成立,說明鋁的活潑性大于R,即鋁與藍色的RSO4反應生成無色的硫酸鋁和R,所以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
【歸納與總結】根據以上實驗可知:通過金屬與酸反應或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可以比較金屬活動性強;
故答案為:【作出猜想】Al>R>Cu;
猜想 | 主要操作 | 主要現象 | 實驗結論 |
猜想一 | 打磨R絲,并將其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 R絲表面覆蓋了一層紅色的物質 | 猜想一 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
猜想二 | 打磨粗細相同的R絲、鋁絲、銅絲,分別將它們插入到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 ①R絲表面產生氣泡緩慢,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 ②鋁絲表面產生氣泡較快 ③銅絲表面沒有氣泡產生 | 猜想二成立. 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R+H2SO4=RSO4+H2↑ |
猜想三 | 將打磨過的鋁絲,插入到RSO4溶液中 | 無明顯現象 | 猜想三成立 |
點評 驗證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關系時,通常采取“三取中”,即: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排列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然后取中間金屬單質與兩端的金屬的鹽溶液反應,或取中間金屬的鹽溶液與兩端金屬的單質反應,也可記為‘兩金夾一鹽’或‘兩鹽夾一金’.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馬踏飛燕(青銅器) | B. | 龍泉劍(鐵器) | C. | 金縷衣 | D. | 米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水來鑒別二氧化錳和氧化銅 | B. | 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 ||
C. | 用燃燒的木條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 D. | 用二氧化錳鑒別水和過氧化氫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有碳、氫、氧四種元素 | B. | .相對分子質量為247.5 g | ||
C. | 屬于有機化合物 | D. | .每個分子中含有27個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試管與桌面約呈45°角,先預熱,再用外焰集中加熱 | |
B. | 給燒杯加熱時,為了受熱均勻,應墊上石棉網 | |
C. | 在過濾操作中,濾液應低于濾紙邊緣 | |
D. | 用膠頭滴管向試管內滴加液體時,不得伸入試管內滴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