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試在圖①中標出電源正負極。
(2)電解一段時間后,甲、乙兩管內水位均 ,但 管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
。
在電解水的實驗中,將兩極產生的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繪制成如圖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回答:
(3)由圖②看出,A氣體是 ,B氣體是 ,你的判斷依據是 。
(4)0~3 min及3 min~8 min A、B氣體的體積比分別為 、 。
(5)實驗操作中,A、B體積比常大于2∶1,原因是 。
答案 【解析】(1)電解水時,接電源正極的管內得到的是O2,接電源負極的管內得到的是H2,兩者的體積比為1∶2。由圖示知乙管內氣體與甲管內氣體的體積比為1∶2,因而與乙管相連的為正極,與甲管相連的為負極。(2)電解一段時間后,兩管內均有氣體生成,氣體壓強加大,因而兩管內水位均下降。由于甲管內得到的是H2,氣體體積大,產生的壓強大,因而甲管內水位下降快。(3)由圖示看出,相同時間內產生的A氣體為B氣體體積的2倍,因而A為H2,B為O2。(4)由圖示可看出,不論是0~3 min還是3 min~8 min,A、B的體積比均為2∶1。(5)由于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氫氣,因而生成的氧氣溶解于水中的比氫氣多,從而造成得到的O2體積小于理論值。
答案:(1)與甲相連的為負極,與乙相連的為正極
(2)下降 甲 甲管內產生的是氫氣,乙管內產生的是氧氣,兩者的體積比為2∶1
(3)氫氣 氧氣 相同時間內A的體積約為B體積的2倍
(4)2∶1 2∶1
(5)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氫氣(或部分氧氣與電極發生了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體缺鈣易產生“骨質疏松癥”,補鈣保健品“蓋中蓋”鈣片中的有效成分為碳酸鈣[CaCO3],試計算:
(1)碳酸鈣的相對分子質量;
(2)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
(3)每片“蓋中蓋”鈣片中含碳酸鈣0.5g,成年人每天需要補鈣0.4g,他應每天服用多少片“蓋中蓋”鈣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發現養魚師傅向魚塘中撒一種微黃色的固體,咨詢得知,這種固體的主要成分是過氧化鈣(CaO2),是為了解決魚塘中氧氣不足的問題.他回家后查閱資料,查到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且CaO2與Na2O2的化學性質非常相似.
(1)寫出CaO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該同學為測定這種固體中CaO2的質量分數,稱取20g樣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結果生成3.2g O2(假設樣品中其它成分與水不反應).請你幫助計算該樣品中CaO2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面對湖水被嚴重污染,有人建議:①建立攔污閘,對入湖污水預先進行治理;②將長江水引入沖洗,使死水變活;③恢復湖中荷藕、菱、水葫蘆的種植,利用植物的凈化作用,并將植物葉莖回收,經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
從長遠觀點看,你同意______________方案(填序號)。不同意其他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關水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圖 1 為簡易凈水裝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圖 2為蒸餾裝置,海水分別經圖 2與圖 1 裝置單獨處理后,所得水質成分的區別是 。
(2)圖 3 為簡易水電解器,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A 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3)雙氧水發生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水和雙氧水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學性質不同,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探究氧氣的性質需要一定質量的氧氣。我校一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氧氣的性質需,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3.16g高錳酸鉀裝入試管連接裝置,加熱制取和收集氧氣,待高錳酸鉀完全反應后,稱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為2.84g。請你參與計算:
(1)在錳酸鉀中鉀元素和錳元素的質量比為 ;
(2)3.16g高錳酸鉀完全反應后,收集的氧氣的質量為 (理論值,不計損失);
(3)在剩余固體物質中,由于錳酸鉀能溶于水,二氧化錳不溶于水,可用溶解、過濾、烘干的方法獲得純凈的二氧化錳,作為氯酸鉀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在上述反應中,最多可回收多少二氧化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為了研究竹子里面氣體的成分,做了一個實驗.
(1)他先將竹子浸在水里,鉆一小孔,看到一串串氣泡冒出,然后采用 法收集到了甲乙兩瓶氣體;
(2)將放有足量紅磷的燃燒匙伸入甲瓶中(如圖).用放大鏡聚焦,使紅磷燃燒,瓶內充滿了白煙.然后,將甲瓶倒放水中,松開夾子,結果流入的水約占瓶子容積的,說明竹子里氣體中肯定含有 .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發現石灰水馬上變渾濁,說明竹子氣體里肯定有 .
(4)那么竹子里的氣體含量與空氣有什么區別呢?于是,他又用空氣重做了上述兩個實驗.相比較后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目的】
一、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
二、粗略測定加熱2g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
【反應原理】(用化學式表達式表示)
(1)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2)高錳酸鉀制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裝置連接】
(1)寫出標數字的儀器名稱:① 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
(2)為達到實驗二的目的,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 → _______ → d。
【問題分析】
(1)實驗過程發現B瓶中的水變紅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實驗中,收集氧氣的時機是加熱后馬上收集,若是在氣體連續不斷產生之后才開始收集,則測得的氧氣的體積會比實際值 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
(3)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現收集到的氧氣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分解放出氧氣。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① 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裝入試管,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
后測得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則猜想__________錯誤。
② 第二組同學取錳酸鉀裝入試管,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 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