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宏觀—微觀”之間建立聯系 是化學獨特的思維方式。下圖甲、乙兩物質間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 + NaHSO4 = Na2SO4 + H2O
B. 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C. 反應的微觀實質是H+和OH-結合成H2O
D. 反應前后的離子個數沒有改變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小組同學取一定量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氣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見變渾濁。為探究其原因,小組同學討論后做出如下猜想:
(作出猜想)A._____
B.氣體中有揮發出來的 HCl 氣體
(實驗探究)
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來驗證。請你幫助完成實驗,填寫以下表格: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少量石灰水于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 | _____ | 猜想 A 不成立 |
②將生成的氣體通入_____溶液中 | 產生白色沉淀 | 氣體中有HCl 猜想B 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的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
(1)t2℃時,比較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______________。
(2)t2℃時,將質量為30g的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質量為_____________。
(3)a中含有少量b時,提純a的方法是______。
(4)t1℃時,在不改變溶質和溶劑的條件下,若將c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填空:
(1)寫出上圖所示裝置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實驗室中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組裝好儀器后,應先___________,再添加藥品;收集氧氣時,使用______(選填裝置序號)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氣體比較純凈。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是___________;怎么驗證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_______________。當導管口開始有氣泡產生時,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NH3)極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氣(NH3),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序號)和收集裝置是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寧廠古鎮位于重慶巫溪縣附近,是中國早期制鹽地之一,距今約5000年之久。其主要的工藝流程如下:先將鹽鹵(亦稱鹵水或鹵汁)引入深達數米的貯鹵池沉淀雜質,再經筧管導入縱向排列的數口鐵鍋中開始熬。鹵水先經大火煎煮,迅速蒸發水分,然后利用豆汁或蛋清、豬血等吸附硫酸鈣等雜質,再用竹編的篩子舀起,稱為“提漿”。提漿之后的鍋內鹽鹵“清澈見底”,之后用小火慢慢熬煮,適時下母子渣鹽(鹽種),促使鹵水結晶成鹽粒。已經結晶的鹽粒還需要經過淋花水的工序。花水是一種鹵汁,將鹵汁一遍遍淋在剛剛結晶的鹽粒上,洗去鹽粒表面殘留的雜質,增加鹽粒的亮澤度。之后濾去殘留的水分,再轉至烘干炕攤開烘干,最后打包、計重、入庫房。
(1)“提漿”和實驗室“過濾”一樣,都是為了除去溶液中不溶性雜質,在實驗室的過濾操作中必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____。
(2)熬鹽和實驗室的____原理相同。
(3)竹編的篩子相當于實驗室的過濾操作中所用到的____。
(4)花水是氯化鈉的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5)氯化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通過電解飽和食鹽水來大量制取燒堿, 同時得到二種副產物氫氣和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五氧化二釩(V2O5)廣泛用于化工行業。工業上的釩廢催化劑主要含硫酸氧釩(VOSO4)和少量的 K2SO4、SiO2 雜質,現要除去雜質并得到 V2O5 固體,其流程如下:
(1)操作①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廢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農業上,K2SO4 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時,取樣進行試驗分析,得到 NH4VO3,沉淀率和溶液 pH 之間的關系如表:
pH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NH4VO3沉淀率/% | 88.1 | 94.8 | 96.5 | 98.0 | 98.8 | 98.8 | 96.4 | 93.1 | 89.3 |
在以上流程中,步驟③中加入氨水調節溶液的最佳 pH 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工藝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驟④的另一產物是水,該步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縮變到微觀世界,認真審視下列球球(微粒)的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比為14:9
B.A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3
C.物質D是氧化物
D.該反應中化合價不變的元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實驗室要制取干燥的氫氣,可選用如圖所示的一些裝置,導管口的連接順序是什么?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亮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活動與探究。請你參與并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支蠟燭,觀察它的顏色、狀態、硬度,并嗅其氣味.結果記錄為_____,這些屬于物質的_____性質。
(2)用小刀切下一小塊石蠟,把它放入水中,可觀察到_____,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
(3)點燃蠟燭,可觀察到燈芯周圍石蠟融化,燈芯上的蠟燭燃燒,其火焰分為三層,則A層為_____,B層為_____,C層為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所示)約1s后取出.可觀察到火柴梗與火焰接觸的_____層最先碳化變黑,由此說明_____。
(4)將一直干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_____,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_____。由此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_____等物質,這種變化屬于_____變化。
(5)探究: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什么?
提出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設:
A.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
C.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
實驗探究:
①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_____(填序號),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_____。
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水霧,說明白煙不是_____。
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_____提供了證據,同時可排除假設_____,因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