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實驗儀器與裝置.依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制取氧氣有多種方法,如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加熱高錳酸鉀、 、 等.
(3)采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有許多優點,如: (填序號).
①產物無污染 ②不需加熱 ③需加熱 ④生成物只有氧氣
(4)甲同學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氣應分別選擇 或 (填字母序號)裝置,加入藥品前應注意檢驗裝置的 性.
(5)乙同學選擇裝置A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他應該裝置試管內導管口處添加了一小團棉花,其目的是 .
(6)丙同學對乙同學的制氧裝置產生了質疑,他認為加熱高錳酸鉀時,在試管較小的空間內氧氣濃度高、溫度也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質,實驗時可能會發生危險,他建議采用不易燃燒的絲狀物質代替棉花更安全.判斷丙同學的觀點正確與否,你認為較科學的依據是 (填序號).
①依據教科書的觀點 ②依據老師的觀點 ③依據實驗事實
(7)試計算一間40m3空間的教室里含有氧氣的質量為多少克?(ρ氧氣=1.429kgkg/cm3)
氧氣的制取裝置;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氧氣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 | |
專題: |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
分析: | (1)依據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分析作答; (2)依據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分析作答; (3)雙氧水制氧氣不需加熱,生成物是水和氧氣,無污染; (4)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發生裝置要選擇固液常溫型裝置,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為防止裝置漏氣,收集不到氣體,在制取氣體前要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5)高錳酸鉀受熱易蒸騰,加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放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6)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7)根據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21%,以及m=ρv分析解答. |
解答: | 解:(1)依據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分析作答;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鐵架臺②集氣瓶; (2)實驗室制取氧氣有多種方法,如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電解水等; (3)雙氧水制氧氣不需加熱,生成物是水和氧氣,無污染;故選①②; (4)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發生裝置要選擇固液常溫型裝置,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為防止裝置漏氣,收集不到氣體,在制取氣體前要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故答案為:BD或BE;氣密. (5)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應該在裝置A試管內導管口處添加一小團棉花,其目的是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導管; (6)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驗是研究化學的重要方法,所以遇到問題時科學的解決方法是通過實驗進行解決;故選③; (7)40m3×21%=8.4m3 m=ρV=1.429kg/m3×8.4m3=12.0036kg 12.0036kg=12003.6克 故本題答案為: (1)鐵架臺;集氣瓶; (2)加熱氯酸鉀;電解水; (3)①②; (4)BC或BE; 氣密; (5)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導管; (6)③; (7)一間40m3空間的教室里含有氧氣的質量為12003.6克. |
點評: | 本題主要考查了常見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及實驗的注意事項、步驟、儀器的用途等知識,要求學生要在平時的學習中扎實基礎,靈活運用.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通過治理,株洲市的空氣質量近年來有所好轉.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新鮮空氣中不含二氧化碳 |
| B. | 呼吸、燃燒、煉鋼、化工生產等都要用到氧氣 |
| C. | 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活潑的是氮氣 |
| D. |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要保護空氣,防止污染空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既不是氧化反應,又不是化合反應的是( )
| A. | 氫氣+氧氣 | B. | 碳酸氫銨 |
| C. | 乙炔+氧氣 | D. | 磷+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種無味的液體A裝入試管,用帶火星的木條試驗,無現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產生氣泡,生成了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C,使金屬E紅熱并伸入盛有氣體C瓶底有少量液體D的集氣瓶中,金屬E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
(1)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
C F
(2)集氣瓶底有少量液體D的作用是 .
(3)寫出A→C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木塊漂浮于X中,向X中緩緩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質Y后,最終木塊下沉(忽略溶液的體積變化),則X與Y可能是( )
序號 | X | Y |
A | 水 | 食鹽 |
B | 氫氧化鈉溶液 | 二氧化碳 |
C | 氫氧化鋇溶液 | 硫酸銅溶液 |
D | 硫酸鎂溶液 | 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反應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 g 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 g D,則C的質量為
( )
A.6.8 g B.9.6 g C.8.8 g D.4.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關空氣成分的填空(填名稱):
①小白鼠在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能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 ;
②酥脆的餅干在空氣中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受潮,說明空氣中含有 ;
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氣中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形成一層白膜,說明空氣中含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