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反應后的溶液的 pH≤7,蒸干后得到的白色固體只有氯化鈉 | |
B. | 向白色固體中滴入稀鹽酸,有氣泡說明原反應后的溶液 pH>7 | |
C. | 若反應后的溶液顯無色,說明稀鹽酸和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 | |
D. | 當沒有氣泡產生時,說明稀鹽酸和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 |
分析 A、根據碳酸鈉溶液的pH大于7進行解答;
B、根據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而氯化鈉不能與鹽酸反應進行解答;
C、根據酚酞試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顯無色進行解答;
D、根據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解答.
解答 解:A、碳酸鈉溶液的pH大于7,若反應后的溶液的pH≤7,說明碳酸鈉已完全被反應掉,蒸干后得到的白色固體只有氯化鈉,故A正確;
B、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而氯化鈉不能與鹽酸反應,向白色固體中滴入稀鹽酸,有氣泡說明原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鈉,pH>7,故B正確;
C、酚酞試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顯無色,若反應后的溶液顯無色,說明稀鹽酸和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或鹽酸過量,故C錯誤;
D、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當沒有氣泡產生時,說明稀鹽酸和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但綜合性較強,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學習的難點,在具體設計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還原性 | |
B. |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 | |
C. | 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結合而使人中毒 | |
D. | 向種植蔬菜的大棚中補充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汽油引起的火災用水基型滅火器撲滅 | |
B. | 用火堿溶液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
C. | 井水渾濁時,向其中加明礬可以凈水 | |
D. | 洗發時,在用過洗發劑后再使用護發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 | |
B. |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 |
C. | 圖中共涉及四種物質 | |
D. | 此反應可能為復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性質與用途 | B.鑒別與檢驗 |
鎂能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彈 甲醛能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食用水產品防腐 明礬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質可用于自來水廠凈水 | 用灼燒的方法區別棉花和羊毛 用燃著的木條區分氮氣和氧氣 用水鑒別NH4NO3、NaOH、NaCl三種固體 |
C.變化與規律 | D.歸納與分類 |
燃燒發光放熱,發光放熱的一定是燃燒 任何不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后,一定會轉化為飽和溶液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復合材料:汽車輪胎、玻璃鋼、鋼筋混凝土 大氣污染物:粉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