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見微知著”,我們常從微觀認識宏觀的化學反應,下圖是乙烯(C2H4)燃燒的微觀示意圖。
![]() |
⑴該反應中單質的化學式為 ;
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1月,我省發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參與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為PM10、PM2.5、…等6項指標,在發布的6項指標中,不包括下列哪種物質( )
A. SO2 B. NO2 C. CO2 D. 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科為研究“堿與鹽反應”的規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五組實驗,每支試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別向試管中滴加3滴溶液,除氫氧化鈣溶液是飽和外,其余溶液的質量分數都為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組和乙組實驗能觀察到相同的現象
B. 乙組和丙組實驗均能觀察到藍色沉淀
C. 乙組實驗產生的沉淀質量比丁組多
D. 戊組實驗產生的沉淀質量比丙組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利用括號內的物質設計的下列各實驗方案中,你認為可行的是
A.驗證銅、鐵、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銅絲、銀絲、硝酸亞鐵溶液)
B.鑒別固體:氫氧化鈉、氯化鈉、硝酸銨(水)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氫氧化鈉溶液)
D.分離氧化鈣中混有的碳酸鈣粉末(加鹽酸,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利用下面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并驗證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質,請回答:
⑴實驗室欲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裝置是 ▲ ,有關化學方程式為 ▲ ;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還應用到裝置 ▲ 。
⑵一同學利用裝置C驗證制得的氣體時未看到渾濁現象,可能的原因是 ▲ 。要吸收反應多余的二氧化碳最好使用裝置D而不用裝置C,是因為 ▲ 。
⑶某同學將CO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發現石蕊試液變紅色
【提出問題】變紅的是碳酸還是二氧化碳?
【猜想假設】:①是CO2;②是水;③是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
【實驗探究】他用四支用紫色石蕊試液浸泡過的小紙花,晾干后,分別做了如下實驗:
a.實驗Ⅰ中小花的顏色 ▲ 變紅,Ⅱ、Ⅲ中小花的顏色不變,實驗Ⅳ中小花的顏色 ▲ 。
b.做實驗Ⅰ的目的是 ▲ 驗證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做實驗Ⅱ、Ⅲ的目的是 ▲ 。
通過實驗說明①②③三個假設正確的是 ▲ 。
【討論交流】實驗(Ⅳ)結束后,將紙花用酒精燈小心加熱
烘烤后紙花又變紫,說明碳酸 ▲ 。 不穩定,受熱易分解
【拓展延伸】小華同學利用右圖裝置也能驗證使石蕊變色的
物質是碳酸 而不是二氧化碳,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
稀硫 酸,燒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
燒杯 ②中盛有碳酸鈉粉末。他應采取的實驗操作是 ▲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現有H、O、C、Na四種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式(各寫一個)。
①酒精燈中的燃料 ; ②用作洗滌劑的鹽 ;
③人體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 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 。
(2)下圖是某同學構建的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間的部分知識網絡圖(部分反應條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物質F和X的組成元素相同,且常溫下都是氣體。
①若B為MgCO3,則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
②若物質D是一種可做建筑材料的鹽的主要成分,
D中陰離子的符號是 ;
③過多X的排放會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
④寫出一個能實現F轉化為X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結合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標有數字的儀器名稱:① ▲ ② ▲ 酒精燈
(2)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氧氣時,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若要收集較為純凈的氧氣最好選用 ▲ ,F將85g過氧化氫溶液加入wg二氧化錳反應完全后,留下混合物質量仍為85g,則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
(3)如果用F裝置干燥氧氣,則F裝置中應裝入的液體是 ▲ ,氧氣應從 ▲ 端(填“a”或“b”)進入F中;如果用裝滿水的F裝置收集氫氣,則氫氣應從 ▲ 端(填“a”或“b”)進入F中。
(4)若要從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O2后的固體殘渣(假定已完全反應)中回收二氧化錳,現有以下四步操作,正確順序應是 ▲ (填寫選項序號)。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5)把(4)中濾液蒸發結晶可得到氯化鉀晶體,在蒸發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