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氫氧化鈉部分性質的探究過程:
(1)用手觸摸②的燒杯外壁,感覺發燙,這是由于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會 (填“吸熱”或“放熱”),該溶液呈 色;③中的溶液顯 色.
(2)從③到④溶液的顏色變化不明顯,說明④中的溶液呈 性(填“酸”或“堿”).
(3)c溶液和a溶液對比,c溶液顏色更淺.
【提出問題】
為什么繼續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溶液顏色會更淺?
【設計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甲 | 取少量c溶液滴入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溶液中含較多 |
乙 | 另取少量c溶液滴入硝酸鈣溶液 | 無明顯現象 | 溶液中沒有大量的 離子 |
【實驗結論】
根據甲、乙兩個實驗得出的結論,寫出甲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實驗反思】
同種反應物在不同的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時,可能得到不同的產物.如:碳在氧氣中燃燒可以生成 或 .
探究酸堿的主要性質;堿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科學探究. |
分析: | (1)根據氫氧化鈉溶解于水放熱、溶液無色、氫氧化鈉的堿性分析; (2)根據指示劑的變色反應分析; (3) 【設計實驗】 根據離子之間反應能否生成沉淀分析; 【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得出結論,根據酸和鹽的復分解反應書寫方程式; 【實驗反思】 根據條件不同產物可能不同去找實例; |
解答: | 解:(1)氫氧化鈉固體溶解于水放熱、溶液呈無色、氫氧化鈉的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 (2)溶液顏色仍顯紅色,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仍然顯堿性; (3) 【設計實驗】 加入硝酸鈣無明顯現象,說明溶液中不存在碳酸根離子,否則將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得出結論溶液中的溶質為碳酸氫鈉,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 【實驗反思】 很多物質在不同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產物,碳在氧氣充足的時候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氣不足的時候生成一氧化碳; 故答案為:(1)放熱;無;紅; (2)堿性; (3)【設計實驗】碳酸根; 【實驗結論】NaHCO3+HCl=NaCl+H2O+CO2↑ 【實驗反思】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點評: | 本題綜合性較強,但總體難度不大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實驗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組裝成套裝置的順序是從上到下,從右向左
B. 用托盤天平稱量5.8g食鹽
C. 選用10mL量筒量取8.6mL水
D. 玻璃儀器洗滌干凈標準是內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銀銅鐵錫”俗稱五金,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 | 鐵鍋應用了鐵的導熱性 |
| B. | 金屬銀可與硝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
| C. | 金的化學性質最不活潑 |
| D. | 焊錫(錫鉛合金)比錫熔點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自主開發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長三丙”,其第三級火箭發動機采用的燃料是液態氫,助燃劑是液態氧,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 在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比空氣大 | B. | 液態氫燃燒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
| C. | 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 D. | 氫氣變成液態氫是物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①石墨②酒精③碳酸氫銨④肥皂水⑤大理石等物質中,選擇合適的物質填在橫線上.
(1)屬于氮肥的物質是 ;
(2)可用作電極的物質是 ;
(3)可用作消毒劑的物質是 ;
(4)可用于區別軟水和硬水的物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氣體制取是重要的化學實驗活動,請根據給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圖A中儀器a的名稱:① 。
(2)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的氧氣,選擇的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
(3)在實驗室中選用B裝置制取氧氣,反應原理是
(填字母序號);用這種方法制得的氧氣常含有少量水蒸氣,若用右圖所示裝置除去水蒸氣,氣體應從 (填“b”或 “c”)端進入。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可將 放到集氣瓶口來判斷是否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不適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