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用過氧化氫(H2O2)溶液(MnO2作催化劑)制取干燥的氧氣,并用來側定,1Og某銅粉樣品(含雜質碳)中銅的質量分數.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裝置B的作用是 .
(3)通過稱量反應前后裝置 的質量,進行計算便可求出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
(4)實驗完畢.小麗同學誤將用剩的H202溶液和裝置C玻璃管中的剩余固體一起倒入燒杯中,發現有大最的氣泡產生,經檢驗確認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小剛和小明兩位同學對此頗感興趣.進而展開了他們的探究之旅.
【提出問題】是哪種物質加快了H202的分解速率?
【大膽猜想】猜想Ⅰ:剩余固體中的氧化銅加快了H202溶液的分解.
猜想Ⅱ:剩余固體中的 加快了H2O2溶液的分解.
猜想Ⅲ:氧化銅能做H202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驗證】
實驗方案 | 實驗現象 | 分析及結論 |
實驗一: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5mL 5%H2O2溶液的試管. | 帶火星木條不復燃 | H202溶液常溫下產生氧氣的量很少,不足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實驗二:向盛有5mL5%H20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1g氧化銅固體,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現象.待反應結束后將試管里的剩余物進行 、洗滌、干燥、稱量.對比反應前后氧化銅的質量 |
稱得固體質量為1g. | 猜想Ⅰ成立.反應前后氧化銅的質量相等. |
實驗三:向盛有5mL5%H20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1g ,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現象. | 沒有氣泡產生,帶火星 木條不復燃. | 猜想Ⅱ (填”成立“或“不成立”) |
【討論交流】小剛同學認為,根據實驗二得出的兩個結論就能判斷Ⅲ成立,你是否支持他的觀點?并簡述理由.
答: . .
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金屬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科學探究. | ||||||||||||
分析: | 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據圖可知儀器的名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能反應生成水和氧氣;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氧氣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氧化銅;根據剩余固體中含有氧化銅和碳進行解答;要證明氧化銅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從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進行. | ||||||||||||
解答: | 解:(1)據圖可以知道,a是酒精燈,故填:酒精燈;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能反應生成水和氧氣;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氧氣,故填:2H2O2 (3)銅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故通過稱量反應前后C裝置的質量,即可計算生成的氧化銅的質量,從而求出銅的質量,算出銅的質量分數,故填:C; (4)大膽猜想:剩余的固體中可能含有氧化銅和碳,故可以猜測是碳加快了H2O2溶液的分解,故填:碳; 實驗驗證:氧化銅加快了H202溶液的分解,則能使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氧化銅是不溶于水的物質,要將氧化銅分離出來,則需要經過過濾;要證明碳不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則需要增加碳和過氧化氫溶液混合的實驗,觀察不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現象;故填:
討論交流: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的化學性質不變,根據實驗二不能得出氧化銅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的結論,故根據得出的兩個結論不能判斷Ⅲ成立,故填:不能,沒有證明反應前后物質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 ||||||||||||
點評: | 本題為實驗探究題,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物質的性質結合題干提供的信息進行.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
”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項中對圖示模型理解正確的是( )
| A. |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
| B. | 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種單質 |
| C. | 反應中共有兩種元素參與 |
| D. |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分子個數之比為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為測定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現稱取該樣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鹽酸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最后稱得燒杯中溶液的質量為56.6g.計算:
(1)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2)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等質量的鎂和鐵分別放入等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產生氫氣的質量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 反應結束后鎂一定有剩余 |
| B. | 反應消耗鹽酸的總質量一定相等 |
| C. | 0﹣t1時段,產生氫氣的質量鎂比鐵大 |
| D. | 0﹣t2時段,參加反應的鎂的質量與鐵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氯化鉀和硝酸鉀兩種固體溶解度曲線圖.
(1)20℃時,KNO3的溶解度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的溶解度.
(2)40℃時,KCl的溶解度是 g,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 .
(3)比較這兩種物質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律,從中你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任寫一條).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NO3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B.飽和KCl溶液析出晶體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
C.30℃時,分別將10g KCl和10g KNO3配制成飽和溶液,前者需要水的質量較多
D.分別將40℃時的KCl和KNO3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時,后者析出的晶體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或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
B.稀硫酸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
C.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存在著明顯差異,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原子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家庭中常用的洗滌劑及其pH,其中顯酸性的是
A.洗發精(pH=8) B.廁所清潔劑(pH=1)
C.洗衣液(pH=10) D.廚房清潔劑(pH=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使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64 。
(2)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如右圖裝置所示。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水面最終上升約至1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65 。
(3)實驗后發現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偏低,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是: 66 (填一種即可)。
(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學性質與二氧化碳相似,反應完畢后振蕩集氣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 67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讓不愛吃蔬菜的學生營養均衡,家長把榨好的各種顏 色的蔬菜汁放在面粉里和面,做成口味獨特、營養豐富的蔬菜饅頭。這種饅頭為人體提供的營養素是(1)_______________,其中面粉所含營養素能為機體活動和維持恒定體溫(2)_______。小麥在生長過程中需施鉀肥,其作用是能促進植物生長,增強(3)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若還需補充氮元素,則能同時提供這兩種營養元素的復合肥是(4)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