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生產都離不開水。
(1)小剛利用圖①所示的裝置探究水的組成。通電一段時間后,試管1中所收集的氣體為___________,該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
(2)小剛為了凈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個如圖②所示的簡易凈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如果將石英沙與小卵石的位置顛倒是否可以,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硬水會給生活和生產帶來許多麻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 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軟水還是硬水,我們可以用____________來檢驗。
(4)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嚴格管理水資源、推進水利新跨越”,圍繞這一主題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將工業用水重復使用
B.將對污水的處理再使用改為對地下水的大量開采使用
C.農田灌溉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或滴灌
D.將不間斷注水的洗衣機換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機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現將2.8g二氧化錳加入盛有100g過氧化氫溶液的錐形瓶中,待反應完全結束后,共收集到1.6g氣體。請完成下列問題:
(1)反應結束后,過濾,洗滌并烘干濾渣,稱得濾渣的質量為 g。
(2)計算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屆“世界水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水與能源”(Water and Energy)。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體生存所必需的物質。“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1)用如圖A裝置進行電解水的實驗,a、b兩管中都收集到氣體,b中的氣體是 ,由于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 (填改變或不變),我們得出水中含有氫、氧兩種元素,寫出電解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圖B所示是凈化水的簡易裝置。其中能起到吸附作用的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鑒別凈化后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若要得到純度更高的水,實驗室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甲、乙均為課題《制取氧氣》中的常見物質,“→”代表前面的物質能通過化學變化得到后面的物質。寫出乙 →甲的化學方程式 。
列做法中,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填字母序號)。
A.使用節水型馬桶 B.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5)小剛發現一些化學實驗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有關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水的作用說法錯誤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瓶內預先放少量水: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B.洗滌儀器:將儀器內可溶于水的物質溶解后隨水流離開
C.排水法收集氣體: 水先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后便于觀察氣體何時收集滿
D.硫在氧氣中燃燒,瓶內預先放少量水:吸收放出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面對湖水被嚴重污染,有人建議:①建立攔污閘,對入湖污水預先進行治理;②將長江水引入沖洗,使死水變活;③恢復湖中荷藕、菱、水葫蘆的種植,利用植物的凈化作用,并將植物葉莖回收,經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
從長遠觀點看,你同意______________方案(填序號)。不同意其他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有一個叫王洪成的人制造了一個“水變油”的神話,他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劑”可使水變成汽油。那么水究竟能不能變成油呢?騙子往往披著科學的外衣,而科學可以給我們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睛。同學們學習了水的組成知識后,不難用物質組成的觀點揭穿這個騙局。
實驗一:按右圖電解水實驗裝置探究水的組成。
(1)A試管生成 氣,B試管產生 氣。
(2)此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
實驗二:探究汽油的組成元素
[實驗步驟] 汽油具有 性,點燃使用汽油做燃料的油燈,首先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小燒杯,過一會發現,燒杯內壁出現水珠;然后再取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油燈火焰的上方,發現
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分析] 汽油燃燒生成了 。
[實驗結論] 汽油中一定含有 元素。
[小結] 綜合上述實驗一、二可知,水 (填“能”或“不能”)變成油,因為水中不含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探究氧氣的性質需要一定質量的氧氣。我校一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氧氣的性質需,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3.16g高錳酸鉀裝入試管連接裝置,加熱制取和收集氧氣,待高錳酸鉀完全反應后,稱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為2.84g。請你參與計算:
(1)在錳酸鉀中鉀元素和錳元素的質量比為 ;
(2)3.16g高錳酸鉀完全反應后,收集的氧氣的質量為 (理論值,不計損失);
(3)在剩余固體物質中,由于錳酸鉀能溶于水,二氧化錳不溶于水,可用溶解、過濾、烘干的方法獲得純凈的二氧化錳,作為氯酸鉀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在上述反應中,最多可回收多少二氧化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校化學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進行實驗探究:
【集體討論】:
(1)討論后同學們認為,該實驗選擇的藥品既要能消耗氧氣,又不會跟 反應,而且生成物為固體.大家一致選擇了紅磷.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氣,該藥品的用量應保證 .
(2)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積,做上記號.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足量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①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
②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的水到吸入集氣瓶中,瓶內水面最終約至 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
③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剩下的氣體主要是 ,該氣體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燒.
(3)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總容積的,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你填寫有關空格,并與同學交流.
(1)寫出紅磷燃燒反應的表達式(文字或符號)為 .
(2)待該物質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
(3)實驗后發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一種)? .
(4)若(3)實驗后發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大于,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一種)? .
(5)由本實驗還可以推測氮氣的性質有(任寫一種): .
(6)若將紅磷換成碳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如果不能,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1中標示儀器的名稱:① ,③ .
(2)用B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O2可用圖中C或D裝置收集.用C裝置收集,是因為 ,當出現 的現象時,說明氧氣集滿;驗滿方法是 .
(3)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C裝置收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裝置需要改進的是 .實驗結束,應先撤離C裝置中的導管,再熄滅酒精燈,若不按此操作,將會出現的現象是
(4)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常溫下反應制取乙炔(C2H2).常溫下,乙炔是一種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制取乙炔的發生裝置是 (填裝置序號),若改用如圖裝置來收集乙炔,則氣體應從 端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