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硫酸銅、氯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該混合物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Ⅰ: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
步驟II:往此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驟Ⅲ:過濾,將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發現沉淀部分溶解,并放出氣體。
試判斷:
(1)固體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
(2)設計實驗進一步確定混合物組成,依次用到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
(3)寫出步驟Ⅲ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碳酸鈉和硫酸鈉 氯化鈉 稀硝酸、硝酸銀溶液 BaCO3+2HNO3=Ba(NO3)2+H2O+CO2↑
【解析】
(1)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硫酸銅溶于水呈藍色,故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銅;往此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將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發現沉淀部分溶解,并放出氣體,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鋇和硫酸鋇,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鈉和硫酸鈉,碳酸鈉、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硫酸鋇沉淀,故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銅,一定含有碳酸鈉和硫酸鈉,可能含有氯化鈉;
(2)對于氯化鈉可用硝酸銀溶液進行檢驗;為了排除碳酸根等離子干擾,應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可證明有氯化鈉;
(3)反應物是碳酸鋇和硝酸,生成物是硝酸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O3+2HNO3=Ba(NO3)2+H2O+CO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用所學知識解釋下列問題。
(1)菜盤上附著的食用油常用洗潔精洗滌,是利用______.
(2)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檢驗衣服是天然纖維還是合成纖維制成的.
(4)硬水給人們帶來許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可用 ______ 區分硬水和軟水,生活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知識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災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蠟燭時不慎使書本著火,用濕布蓋滅
B.廚房燃氣管漏氣,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高樓著火,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離
D.實驗時,把沒有用完的白磷丟進垃圾筐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界的物質分別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三種微粒構成。下列各組物質中,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一組是
A.過氧化氫和氯化鈉B.干冰和水
C.氨氣和硫酸銅D.金剛石和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固體可能含有Na2SO4、CuSO4、NaOH、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對其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固體完全溶解得無色透明溶液;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在白色沉淀中加過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氣泡產生。
(1)該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質_____?可能含有什么物質_____?
(2)請寫出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為確定可能含有的物質是否存在,還需做什么實驗_____?請寫出簡要的實驗步驟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空氣中放置較長時間的鋅片,表面會形成一層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該物質通過化合反應生成。反應物除了Zn外,還有1.N2 2.O23.CO24.H2O中的
A.一種B.兩種C.三種D.四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含有 Cu(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固體的質量等于加入鋅粉的質量。請分析所得固體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氦氣用于充填氣球
B.硫酸銅和熟石灰用作農藥“波爾多液”
C.活性炭用作凈水的吸附劑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中正確的是
A.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B.O2和 O3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C.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所以帶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D.燃燒一般都伴隨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就是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