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捕捉”與“封存”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要途徑之一。實際生產中,經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來“捕捉”CO2,流程圖如下(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① 分離室中進行的操作是 (9) 。
② 該流程圖所標出的物質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熱的氧化物是 (10) ,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1) 。
③ “捕捉室”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為2NaOHCO2 → Na2CO3
M,則M的化學式為 (12) ;整個“捕捉”過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 (13)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B.將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49%,需加水50g
C.100mL水和100mL
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100mL,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D.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氫離子,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所有的溶液都可以通過升高溫度由飽和變成不飽和溶液
B. 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C. 洗潔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現象
D. 2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克,此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試劑能一次性將稀鹽酸、CaCl2溶液、NaCl溶液鑒別出來的是
A. Na2CO3溶液 B. 紫色石蕊試液 C. Ca(OH)2溶液 D. K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雜質(在括號內)選用的試劑(在箭頭右側)錯誤的是( )
A.CO2氣體(H2O)→生石灰 B.C粉(CuO)→稀鹽酸
C.CaCl2溶液(HCl)→碳酸鈣粉末 D.CO氣體(CO2)→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的媽媽經常為小明蒸堿面饅頭吃,有一次小明仔細查看了包裝說明,發現此品牌純堿中碳酸鈉含量大于98%。他從家里帶了一包樣品來學校實驗室檢驗其中的碳酸鈉含量是否屬實。現準確秤取6g試樣放在燒杯中,并向其中滴加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忽略CO2溶于水)。共用去鹽酸36.5g,此時燒杯內溶液總質量為40.3g(雜質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試計算:
(1)生成CO2的質量是 。
(2)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并判斷樣品中碳酸鈉含量與標簽是否相符。
(3)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