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
(1)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懂得鉆木取火。從燃燒的條件分析,鉆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曬鹽是利用日光、風力濃縮海水,使其達到飽和,進一步食鹽析出,這種方法在化學上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暖寶寶”中發熱劑的主要成分有鐵粉、氯化鈉、活性炭和水,其發熱原理就是利用鐵生銹時會放熱。
①發熱劑需接觸到空氣才會發熱,原因是鐵要與水、_______等物質共同作用才會生銹;
②推測發熱劑成分中氯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稀硫酸檢驗發熱劑是否有效時,觀察到有氣泡冒出,說明_________(填“仍有效”或“已失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鉆鑿木頭時,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轉化為內能,鉆鑿處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木頭的著火點時就發生燃燒 蒸發結晶 氧氣 加速鐵粉生銹,更快放出熱量 仍有效 Fe+H2SO4=FeSO4+H2↑
【解析】
(1)鉆木取火的過程是:鉆鑿木頭時,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轉化為內能,鉆鑿處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木頭的著火點時就發生燃燒。
(2)利用日光、風力蒸發濃縮海水,使其達到飽和,進一步使食鹽結晶出來,即蒸發水后得到食鹽晶體,該方法為蒸發結晶;
(3)①根據鐵制品銹蝕的過程,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因此發熱劑需接觸到空氣才會發熱,原因是鐵要與水、氧氣等物質共同作用才會生銹;
②發熱劑成分中氯化鈉的作用是加速鐵粉生銹,更快放出熱量;
③用稀硫酸檢驗其是否有效時,觀察到有氣泡冒出,是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氫氣,說明仍有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中的離子,在pH<7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
A. Na+、Ag+、NO3-、Cl﹣
B. NH4+、Ba2+、NO3﹣、SO42﹣
C. Al3+、K+、CO32﹣、OH﹣
D. Fe3+、Mg2+、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超氧化鈉(NaO2)是一種固體供氧劑,可應用于家庭急救,其供氧的原理是4NaO2+2H2O=4NaOH+3O2↑.為探究長期存放的超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進行如下實驗:
I.取少量固體,加入足量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生成。
Ⅱ.另取少量固體,用足量水溶解后,加入一定量氫氧化鈣溶液。實驗過程中只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I中現象能否判斷超氧化鈉已變質?說明理由_____。
(2)Ⅱ中現象可得出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沒有_____。若要進一步確定其成分,可取少量固體充分溶解后繼續實驗,需用到的試劑有_____。
(3)將I、Ⅱ中反應后的物質倒入同一燒杯中,一段時間后,得到澄清溶液。寫出溶液中溶質成分可能存在的情況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甲、乙兩位同學,當他們共同做完了水的電解實驗和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后,有下列對話,其中正確的是( )
A. 甲指著氫氣燃燒實驗的裝置說:“一種純凈物在氧氣中燃燒后,如果有水生成,則這種物質一定是氫氣”
B. 乙回答說:“可能如此,但我不能肯定”
C. 乙指著實驗桌的一瓶氣體說:“這瓶無色氣體,如果能夠點燃,我認為這是一瓶氫氣”
D. 甲回答說:“可能是這樣,但我也不能肯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1)“臘爾山”大米很出名,請問“臘爾山”大米富含的營養物質是___;
(2)“落潮井”紅心獼猴桃登錄快樂購銷售火爆,因為它富含硒___(填“元素”或“單質”);
(3)化肥對糧食增產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屬于復合肥的是___(填字母);
A 碳酸氫銨(NH4HCO3) B 尿素[CO(NH2)2]
C 磷酸二氫銨(NH4H2PO4) D 硝酸鉀(KNO3)
(4)塑料在為我們的生活創造便利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危害稱為“___”;
(5)在我們鳳凰縣一些農村,做飯菜用的水就是從山澗中引來的山泉水。你認為可以通過加入___來判斷山泉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為SO2和SO3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B. 因為CO2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CO2屬于酸
C. 因為金剛石與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差異很大
D. 因為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含有多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醛(化學式為CH2O)是一種對人體有毒害的物質,是室內裝飾材料釋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一些不法分子為了增強食品耐煮、防腐等能力,不顧人們的身體健康而經常使用的一種添加劑和浸泡劑。國家為此對甲醛的使用進行了嚴格控制并嚴厲打擊不法行為。下列關于甲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醛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B. 甲醛是由碳和水分子構成的物質
C. 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氫分子、氧原子構成的物質
D. 甲醛由1個碳元素、2個氫元素、1個氧元素組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香蘭素(化學式為 C8H8O3)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奶粉中添加香蘭素可以增加奶香味。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香蘭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52g
B. 香蘭素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大于氫元素質量分數
C. 香蘭素中有 8 個碳原子
D. 香蘭素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 8∶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實驗操作的有關問題。
(1)某同學在量取10 mL 酒精時,實際量取的液體體積大于10 mL,則該同學的錯誤操作是_______。
(2)取用固體藥品一般用________或________,取用塊狀固體可用________夾取,滴加少量液體用__________,稱量固體藥品要用____________。酒精燈不用時未蓋燈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