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同學在體育課上腿部擦傷,醫務室的大夫在她傷口上涂了醫用過氧化氫溶液,小林看到傷口處產生了小氣泡,很好奇。為什么瓶中的過氧化氫溶液涂到傷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林準備用如下圖所示裝置測定過氧化氫分解的快慢,實驗前在注射器中吸入過氧化氫溶液,量筒內裝滿水。實驗開始時,向試管中注入過氧化氫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記錄2分鐘收集的氣體體積。
(1)請寫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若要檢驗生成的氣體是否為氧氣,可將導氣管從水中取出,取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氣管口處,觀察到__________,說明生成的氣體是氧氣。
II.小林查閱了相關資料,并進行了探究實驗
(查閱資料)
(1)過氧化氫是人體代謝廢物之一,它能夠對機體造成損害,人體存在過氧化氫酶,可以催化過氧化氫分解。
(2)溫度對化學反應的快慢有影響,人體正常體溫是37℃。
(提出猜想)猜想1: 過氧化氫分解加快是因為體溫比瓶中的溫度高。
猜想2:過氧化氫分解加快是因為傷口中有過氧化氫酶。
(進行實驗)
序號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 | 分兩次進行實驗,均注入5 mL過氧化氫溶液 第一次在常溫下進行 第二次將試管浸在37℃的溫水中 | 量筒中2分鐘收集到的氣體體積均為5 mL | _____ |
② | 分兩次進行實驗 第一次將裝有一小粒過氧化氫酶的試管浸在37℃的溫水中,注入5 mL過氧化氫溶液 第二次__________ | 第一次,量筒中2分鐘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為56 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鐘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為5 mL | 過氧化氫分解加快是因為過氧化氫酶的作用 |
(3)實驗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4)實驗②中第一次收集到的氧氣體積為__________ mL。
(5)實驗②中橫線部分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實驗反思)
小林反思了實驗過程,認為人體中過氧化氫酶是在體溫條件下發揮作用的,實驗得出的結論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補充進行了幾組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加入過氧化氫酶 | 不加過氧化氫酶 | |||||
反應溫度/ ℃ | 25 | 37 | 42 | 25 | 37 | 42 |
收集到氣體體積/ mL | 39 | 56 | 34 | 5 | 5 | 5 |
(6)通過這些數據,你能得出的新結論是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寶應縣東北片六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電解水____; (2)用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____;
(3)鐵和稀鹽酸反應____; (4)鋁和氧氣反應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量筒量取溶液,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18毫升;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12毫升。則該學生實際倒出的溶液體積 ( )
A. 小于6毫升 B. 大于6毫升 C. 等于6毫升 D. 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灌云縣西片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表示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些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其中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灌云縣西片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選項 | A | B | C | D |
用途 | 金剛石做玻璃刀 | 石墨做電池電極 | 氧氣用于煉鋼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性質 | 金剛石硬度大 | 石墨很軟 | 氧氣有助燃性 | 干冰升華吸熱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美國普度大學研發出一種利用鋁鎵合金制備氫氣的新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氧化鋁(Al2O3)制得鋁的反應中,鋁元素的化合價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2)氧化鋁中的氧元素來自于__________。
(3)上述過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__________。
(4)氧化鋁可以借助太陽能電池重新變成氧氣與金屬鋁,該反應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填“化合反應”或“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載人航天器工作倉中氣體成分的微觀示意圖,已知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之比,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 1個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
B. 氧分子和氮分子能均勻混合,是因為航天器處于失重狀態
C. 航天器工作倉內氮氣與氧氣的體積比與地表空氣接近
D. 航天器工作倉中充氮氣可避免發生火災后燃燒過于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鈉原子的原子核內有11個質子和12個中子,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 1 B. 23 C. 11 D.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都提醒著人們愛護水資源,下列關于水資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開發水電清潔能源,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資源
B. 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導致水污染嚴重,應該嚴禁使用
C. 農業生產中改變灌溉方式,變漫灌為噴灌或滴灌,以節約用水
D. 將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類處理,可減少污染,保護水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