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A、B、C、D、F分別是五種含有氧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D、E是兩種黑色固體,F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試推斷:
(1)用化學式表示:C物質是 ,E物質是 .
(2)D物質是(填化學式) ,從物質類別上看D屬于 物,在上述反應中起 作用.
答案 分析:
根據A、B、C、D、F分別是五種含有氧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F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所以F是二氧化碳,E是黑色固體,C和E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E是木炭或氧化銅,C是氧氣或一氧化碳,D是黑色固體,A、B和D反應會生成C,所以C是氧氣,E是木炭,結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可知,A、B是氯酸鉀和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驗證即可.
解答:
解:A、B、C、D、F分別是五種含有氧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F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所以F是二氧化碳,E是黑色固體,C和E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E是木炭或氧化銅,C是氧氣或一氧化碳,D是黑色固體,A、B和D反應會生成C,所以C是氧氣,E是木炭,結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可知,A、B是氯酸鉀和過氧化氫溶液,氯酸鉀、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氣,氧氣和木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推導正確,所以C物質是O2,E物質是C;
(2)通過推導可知,D物質是MnO2,二氧化錳中含有錳元素和氧元素,所以二氧化錳屬于氧化物,二氧化錳是反應的催化劑,起催化作用.
故答案為:(1)O2,C;
(2)MnO2,氧化,催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綠色化學”要求物質回收或循環利用,反應物原子利用率為100%,且全部轉化為產物,“三廢”必須先處理再排放。下列做法或反應符合“綠色化學”要求的是 ( )
A.焚燒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 B.深埋含鎘、汞的廢舊電池
C.C3H4+2H2+2CO C5H8O2
D.2KMnO4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某同學自己設計的裝置:用大塑料瓶截去底部,留瓶口一段約10cm,瓶口用一膠塞由里向外塞緊。A、B兩極是用鍍鉻曲別針伸直做成,由塞子露頭處連接導線。試回答:
(1)由圖可知A端為 極(填“正”或“負”)。
(2)與A端相連接的試管中得到的氣體可用 來檢驗。
(3)寫出此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在生活和實驗室中有著重要作用。
(1)從組成角度看:水是由 組成(填名稱)。
(2)從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構成(填微粒符號)。
(3)從性質角度看:
①水能電解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水能與二氧化碳反應。驗證該反應發生時,可將二氧化碳通入 中。
③水能與生石灰(氧化鈣)反應,該反應是 (填基本反應類型)。
④水能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學方程式為:6CO2+6H2O光照 X+6O2則X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關水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圖 1 為簡易凈水裝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圖 2為蒸餾裝置,海水分別經圖 2與圖 1 裝置單獨處理后,所得水質成分的區別是 。
(2)圖 3 為簡易水電解器,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A 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3)雙氧水發生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水和雙氧水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學性質不同,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課外活動小組在學習了書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知道P2O5不能隨便排放在空氣中,否則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所以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
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內共有50mL空氣,如圖.然后給裝有紅磷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的紅磷變成白煙,且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后,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
請根據你對上述實驗的理解,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結束后,注射器內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應該減少約 mL.
(2)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上述實驗只是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一種方法,你認為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可能原因是 (寫出其中一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實驗,請回答: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若選擇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裝置是 (填字母),寫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該套裝置有一處不足的地方,請你指出來 ;
(3)若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還需要用到的藥品是 (填化學式),該反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寫出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4)用圖F裝置可收集氣體,若廣口瓶充滿水來收集氧氣,氣體應從 (填“a”或“b”)端通入,用該方法收集氣體時,氣體的下列性質:①顏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必須考慮的是 (填序號).剛收集完一瓶氧氣,把集氣瓶 (填“正”或“倒”)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探究空氣的組成,小明用下圖A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實驗時,取下橡膠塞,點燃紅磷后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并旋緊橡膠塞,這時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
(2)小明又設計了如上圖B所示的改進裝置,其優點是:___(只需寫一點)。從理論上分析,玻璃管內液面最終將上升至__處(填“1”、“2”、“3”、“4”),但實測結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只需寫一條)。
(3)從課本鎂條燃燒實驗小明得到啟發,于是他用鎂代替
紅磷做起了這個實驗,實驗完畢,冷卻后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遠大于總容積的1/5,若裝置氣密性良好,則可能原因是: 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甲、乙兩化學小組安裝兩套如圖1相同裝置,通過測定產生相同體積氣體所用時間長短來探究影響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是 .
A、將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適量蒸餾水,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頸部能形成穩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B、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加熱錐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熱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來位置,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C、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將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動,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 .
(3)甲小組有如表實驗設計方案,完成如表.
實驗編號 | 實驗目的 | 溫度 | 催化劑 | 濃度 |
甲組實驗Ⅰ | 探究 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 25℃ | 二氧化錳 | 10mL 2%H2O2 |
甲組實驗Ⅱ | 25℃ | 二氧化錳 | 10mL 5%H2O2 |
(4)甲、乙兩小組得出如圖2數據.
①甲組實驗得出的數據可知:濃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
②由乙組研究的酸、堿對H2O2分解影響因素的 數據分析:相同條件下,H2O2在 填“酸”或“堿”)性環境下放出氣體速率較快;乙組提出可以用Ba02固體與硫酸溶液反應制H202(已知還生成另一種物質),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支持這一方案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